-
官员与文人:中国历史上两个结构性缺钙的群体
-
作者:陆震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员群体 文人群体 群体活动 中国历史 个体活动 结构性 王安石 精神追求 物质追求 年羹尧
-
描述:官员与文人:中国历史上两个结构性缺钙的群体
-
企业环境应是两个层次环境的有机统一
-
作者:程兆汾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企业环境应是两个层次环境的有机统一
-
从《牡丹亭》看两个“汤显祖”——儒士到名士的心理畸变
-
作者:韩娟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世 出世 入世 入世 贵生 贵生 情与理 情与理 矛盾 矛盾
-
描述:》这部经典之作,成书于汤显祖弃官归家当年,因此可以作为解读分析矛盾的汤显祖最好的切入点。
-
两个文豪 一对冤家: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交谊演变
-
作者:孙泽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反变法派 女子 文豪 史学 诗词 宋神宗 改革法 好朋友
-
描述:一个是才高八斗在史学上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史学巨人,一个是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个大文豪的交谊颇为引人注目。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司马光比王安石长两岁,他们都曾在包拯手下为官。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且名扬于世的高士,一度是互相倾慕的好友。
-
论两个“梦”意象构成的浪漫剧及其象征追求——《牡丹亭》与《
-
作者:骆蔓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梦”意象 “梦”意象 情结 情结 原型 原型 人文主义意绪 人文主义意绪
-
描述:为情结化象征追求。《仲夏夜之梦》中写“梦”则是目的 ,是以原型化象征对生命活力作张扬、生存和谐作表现。《牡丹亭》的戏剧结构是从梦幻转向现实 ,以致太现实人性化 ;《仲夏夜之梦》的戏剧结构是从现实转向梦幻 ,以致人性表现太超然化。最后本文认为这两个经典浪漫剧若能互补 ,才是最完美的一道剧坛风景。
-
两个梦幻的爱情世界——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
-
作者:李聂海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仲夏夜之梦 爱情世界 真与幻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梦幻世界 矛盾关系 人生如梦 非理性
-
描述:两个梦幻的爱情世界——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
-
两个文豪,一对冤家: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交谊演变
-
作者:暂无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两个文豪,一对冤家: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交谊演变
-
「传记文学」的两个四十年:纪念刘绍唐先生逝世一周年(下)
-
作者:唐德刚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传记文学」的两个四十年:纪念刘绍唐先生逝世一周年(下)
-
从两情相“悦”到两情相“隔”:《西厢记》与《牡丹亭》的两个
-
作者:孙陆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西厢记 爱情婚姻 崔莺莺 张生 老夫人 情感世界 柳梦梅 世俗文化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元明时期两大爱情名剧,它们在情感的形态、性质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拟从以上几个层面对两部经典名剧的不同内涵做出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产生这些重大差异的深层原因。
-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英译:以《牡丹亭》的两个
-
作者:何婷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翻译 互文性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语境重构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意象传递
-
描述:本文基于罗选民的互文性翻译观,通过对《牡丹亭》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古典戏剧中唱词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戏剧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作者由此试图论证,以语境重构为核心的互文性翻译理论对于唱词音乐性和意象的传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