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86)
会议论文
(9)
学位论文
(7)
报纸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9)
地方文献
(20)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07
(9)
2002
(7)
2000
(5)
1999
(15)
1998
(15)
1997
(11)
1994
(8)
1992
(9)
1983
(5)
1956
(3)
按来源分组
历史研究
(5)
语文教学通讯
(2)
中国史研究
(2)
中华魂
(1)
中国教师
(1)
今日中国(中文版)
(1)
历史教学问题
(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
阅读与写作
(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款制
杨向奎
周公旦
中国古史
秀才
和亲政策
王安石变法
治学精神
字迹
商榷
城门
周礼
麻姑山
立身
张光前译本
周邦彦词
宝文堂书目
辨析
王安石
昭穆制度
祭祀
社会风俗
碑文
甲骨文
楚方言
本体论
唐明皇
大地主阶级
古书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古史辨》】搜索到相关结果
286
条
蝶梦之
辨
作者:
朱钦运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物论
庄周梦蝶
庄子
中国传统学问
精神境界
末尾
汤显祖
曹雪芹
物我关系
人生体验
描述:
思。庄子在《齐物论》的末尾提到这个蝶梦,他借助这个梦谈到了"物化"
《古本水浒传》
辨
伪
作者:
徐耀明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本水浒传》
施耐庵
金圣叹
周亮工
繁本
承认金
明刻本
金本
手抄
《北京晚报》
描述:
是“施、
獐鹿之
辨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鹿
王安石
朋友
描述:
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 [正方观点] 王雱小小年纪就懂得变通,虽然他没有正面回答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但巧妙的应对和机敏的表现,显示出他思维开阔的一面,值得赞许。 [反方观点] 王雱诡辩口才不足取。也许有人赞赏王雱的机智,但事实上王雱的回答是“正确的废话”,他根本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答非所问,敷衍了事。这样的口才应该引起大家的警惕,希望现实生活中少一些这样的“诡辩”。 【适用话题】变通,机智,表象与实质…… (孙文博供稿)
试论“
辨
奸论”的真伪问题
作者:
李清怡
来源:
文学遗产
年份:
195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伪问题
中国历史
第一版
王安石
邓广铭
描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让出版的一体中国历史小丛书“王安石”(1953年11月北京第一版,作者邓广铭先生),
江西词派
辨
作者:
謝桃坊
来源:
词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宗派
江西词派
王安石
宋末元初
北宋
流派
晏殊
宋代
南宋
作品
描述:
一]《词史》在现代词学中属於奠基之作,其‘江西词派’说影响深远。这以后的词学家们每有论及,并将‘江西词派’的范围逐渐扩张[二]。此说应是宋词研究中很具理论意义的问题,
“格物致知”考
辨
作者:
刘泽亮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物致知”
心学
程颐
考
辨
陆九渊
格物穷理
直觉
体认
认识论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
本文考索了“格物致知”的源流,依次阐释了汉学、理学、心学及宋明理学的批判总结者王船山的“格物致知”说,揭示了这个命题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由纯伦理学含义向认识论、方法论含义的转变过程,并论述了“格物致知”说与科学及直觉的关系.
明清
辨
伪学的成立及古书
辨
伪之成就
作者:
杨绪敏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尚书》
辨
伪学
《左传》
《尚书》
考
辨
《史记》
胡应麟
《尚书古文疏证》
《周礼》
阎若璩
描述:
明清时期是
辨
伪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本文从明清时期
辨
伪学的成立、伪《古文尚书》的定案及各
辨
伪学家成就之综述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
辨
伪学的成就及影响。作者指出,这一时期的
辨
伪学家们在认真总结前人
辨
江西禅宗遗迹
辨
误
作者:
何明栋
来源:
佛教文化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悠久
历史沿革
佛教禅宗
禅宗教义
南岳怀让
中国佛教
高僧传
曹洞宗
黄龙三关
良价禅师
描述:
迁至临川,次至南康龚公山……。”①
王昭君和亲史实
辨
误
作者:
黄强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昭君
匈奴
《汉宫秋》
马致远
呼韩邪
汉元帝
《明妃曲》
王安石
昭君出塞
和亲政策
描述:
王昭君和亲史实
辨
误黄强王昭君和亲的故事,传颂已久。王安石的《明妃曲》、曹禹的《王昭君》,以及剪伯赞的《内蒙访古》,都极尽赞美王昭君和亲之壮举。王昭君的大度,为民族利益舍身忘己的精神,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虽有槁暴”句
辨
作者:
王治诚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意内容
过学习
《劝学》
外界环境条件
木材
《周礼正义》
农业机械学
中专语文
偏义复词
刻上记号
描述:
“虽有槁暴”句
辨
王治诚《劝学》这一传统名篇,历来被选人各种文言读本和高中、中专语文教材,对其“槁暴”一词,各家均沿袭唐杨注。据杨注,其语意内容似大致可通。但思之再三,终觉并非确诂,揆情度理,亦感有悖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