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湾瓦 公仔靓:《黄松坚陶艺展》于中国美术馆
-
作者:子月儿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黄松 黄松 石湾陶艺 石湾陶艺 艺术展 艺术展 美术馆 美术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美术 中国美术 石湾陶塑 石湾陶塑 作品 作品 文化部 文化部
-
描述:2009年9月5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陶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此系黄松坚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陶塑艺术展。出席剪彩仪式的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十分欣赏黄松坚众多造诣精湛的作品
-
论晏殊《珠玉词》中的“臣妾心态”
-
作者:郭艳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晏殊词 珠玉词 珠玉词 臣妾 臣妾 欧阳修 欧阳修 宰相 宰相 作品 作品 身份地位 身份地位 词学研究 词学研究 家国 家国 内心 内心
-
描述:晏殊不仅是北宋真宗、仁宗两朝的"太平"宰相,同时也是引领一代词风的词人。晏殊有《珠玉词》存世,作品有130余首。《珠玉词》在内容上基本没有离开传统的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歌宴祝酒一类题材,正因如此
-
水墨包容万古情:陶成及其《竹石水仙山茶图》
-
作者:文山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茶 山茶 水仙 水仙 弘治年间 弘治年间 包容 包容 成化 成化 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 宝应 宝应 作品 作品 菊花 菊花 太湖石 太湖石
-
描述:久,然放归后即离世。关于陶成,明中晚期及清代画史多有记载,如徐沁《明画录》言其"多才艺,诗文奇卓,书兼四体,画备六法,山水多青绿,浓丽蔚拔,以发其牢骚之意,勾勒竹与兔、鹤并佳";《图绘宝鉴续篡》称其"资质聪颖,工诗词,精书法,篆隶
-
论舞蹈形象塑造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意义:从芭蕾舞剧《牡丹亭》
-
作者:周仪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 舞蹈创作 舞蹈创作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舞蹈形象是构成舞蹈作品的核心要素,是舞蹈审美活动的主要对象。在一部舞蹈作品形成的过程中,舞蹈形象的塑造不仅关乎作品的主题表达,作品审美意境的营造,更直接影响到整部舞作的成败。鉴于此,本文以芭蕾舞剧
-
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和她的作品
-
作者:卢俊 来源:译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人街 美国华裔 曾祖父 作家 洛杉矶 牡丹亭 雪花 中国文化 华人 窗口
-
描述:邝丽莎(Lisa See)是居住在洛杉矶比较活跃的美国华裔作家。她于1955年2月出生在法国巴黎,只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邝丽莎的父母在其很小的时候离异,幼时的
-
九宫格中的牡丹亭与美国当代音乐:塞克·勃朗宁算法作曲作品《
-
作者:陶捷 来源: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塞克·勃朗宁 塞克·勃朗宁 美国当代音乐 美国当代音乐 算法作曲 算法作曲 魔术方阵 魔术方阵 洛书方阵 洛书方阵 牡丹亭 牡丹亭 约翰·凯奇 约翰·凯奇 彼得·麦克斯威尔·戴维斯 彼得·麦克斯威尔·戴维斯
-
描述:文章以美国当代作曲家塞克·勃朗宁2010年的最新作品之一《丝乐王朝——为小提琴、二胡及古筝而作》为例,详细介绍了以算法作曲法为基础的创作方式,结合音乐、风水、数学为一体的创作理念,融昆曲牡丹亭曲调
-
曲海寻踪——吴地宋元明清几位戏曲家演艺、作品之杂考
-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韫玉 《荆钗记》 《牡丹亭》 金德辉
-
描述: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门文士移植为昆剧;清代金德辉毁旧谱创新唱腔,做到“唱为角色生色”。
-
重合的意义——试论《牡丹亭》对晚明戏曲作品中小青题材的影响
-
作者:王永恩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小青 小青 《春波影》 《春波影》 《疗妒羹》 《疗妒羹》 《风流院》 《风流院》
-
描述:、《疗妒羹》和《风流院》为例,可以看出,《牡丹亭》对小青题材的影响不单表现在对小青形象的刻画上,也表现在对情节的构置上,乃至人物的安排上.
-
作品的历史意识与作家的文学观念:评长篇小说《汴京梦断》(第
-
作者:王畅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文学观念 历史意识 历史题材 长篇小说 作家 司马光 文学作品 当代意识 小说创作
-
描述:《汴京梦断》(第一部)是近些年来我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它并不是按照作家的某种文学观念,去筛选历史生活,甚至改造历史真实,以适应作家文学观念中的某种所谓“当代意识
-
情系泥土 魂在民间——触摸刘玉堂作品中的乡土世界
-
作者:咸立强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世界 乡土文学 沈从文 湘西世界 司马迁 不同文本 互见法 刘绍棠 大运河 作家
-
描述:多的文 本之间建立起某种一以贯之的联系。翻开司马迁或巴 尔扎克的洋洋巨著,将各篇连成一体的是文本互见法, 即以同名人物在不同文本中的出现使之连缀而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