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02)
期刊文章(1018)
学位论文(46)
会议论文(38)
图书(2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247)
地方文献 (36)
地方风物 (20)
红色文化 (13)
宗教集要 (6)
才乡教育 (4)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671)
2013(234)
2012(218)
2010(1034)
2008(364)
2003(23)
2002(21)
1994(22)
1981(5)
1949(2)
按来源分组
新京报(12)
京江晚报(8)
今日德清(6)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3)
军大导报(1)
深圳特区科技(1)
饭店现代化(1)
教学通讯(文科版)(1)
东阳日报(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
韶经营熙河管窥
作者:王晓燕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熙河地区 
描述:11世纪中叶王安石的变法为宋王朝打了一针强心剂。韶作为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实施骨干之一,以他卓越的军事才干开疆辟土、安抚蕃众;以他敏锐的政治见地和军事眼光,兴马政、扩蕃兵、通蕃汉贸易,治理熙河地区
应麟与图书编撰学
作者:武利红  来源:山东图书馆季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图书编撰  图书 
描述:应麟是宋代著名的图书编撰家,本文论述应麟在图书编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他在图书编撰方面的特点及其原因。
学流变与明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
作者:苏蔓  来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浪漫主义文学  汤显祖  公安派  《三言》  《二拍》 
描述:由王阳明所开创的明代心学,在其流变中逐渐分化出一派批判封建伦理纲常、提倡人文主义精神的哲学。门左派的学说对明代中后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在汤显祖戏剧、公安派文学理论与实践、《三言
雱《庄子》性新论研究
作者:刘宣如 刘飞  来源: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杂说 
描述:本文在把握雱新学的政治性学术思维前提下,对雱以新学政治研究思维解读《庄子》而形成迥异独特的性学哲学核心展开研究,内容包括雱性新论的深层起源、内部“性”、“天道”、“圣人”结构以及性新论的指导下
北京农学院院长有年教授题词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农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农学院  院长  题词  教授 
描述:北京农学院院长有年教授题词
英武:技校毕业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薛秀颖  来源:职业技术(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王英  毕业  技校  技术创新成果  哈尔滨市  劳动模范  高级技师  有限公司 
描述:脱下一身工装,洗去两手油污.英武第一次去北京,是出席200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颁奖表彰大会. 技校毕业,在哈航集团工具公司401车间当车工.12年不满足地苦学,12年不服输地钻研,12年不间断
骥德传略考辨
作者:姚柯夫  来源:文献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骥德  曲律  西厢记  明散曲  汤显祖  考辨  传奇  传略  曲家  明代 
描述: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发展史上,明代骥德的《曲律》,是一部门类详备、内容精湛、最早论述关于南北曲作曲的著作。论者说它功令条教,胪列具备,真可谓起八代之衰,厥功伟矣;自宫调以至韵之平仄,声之阴阳,穷
烈教授治疗哮喘之经验
作者:许晓莉 王烈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哮喘  治法 
描述:导师烈教授针对婴儿、幼儿、儿童3个不同年龄段的哮喘发作期患儿,提出解毒、除痰、祛风3种不同的治法以及哮喘治疗中应注意的药物配伍事项,引用3个典型病案说明。
应麟的词科学与文学
作者:刘珺珺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应麟  应麟  博学宏词科  博学宏词科  词科学  词科学  文学  文学  考古  考古 
描述:本文以博学宏词科考试为切入点,研究宋末学者应麟的词科学造诣和文学研究特点。通过对他专心于知识编目、文词考古,以文献学治词科学和文学的学术特点的探索,可以了解他是如何化虚文为实学,实现文、学互动的。
论苏洵的人情观及苏、关系
作者:杨胜宽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洵  《辨奸论》  《六经论》  人情观  王安石 
描述:苏洵<辨奸论>的真伪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议的话题.此前的研究,多从版本和史实考订的角度切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尚难说得以圆满解决.本文试以考察苏洵的人情观为重点,观照决定苏、关系的深刻思想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