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趣味盎然的“回文诗”
作者:吴俊峰  来源:初中生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回文诗  趣味  七言绝句  回环往复  金山寺  苏东坡  意境  优美 
描述:。”(秋诗)“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冬诗)各诗皆在十个字回环往复,流畅自然,音韵和谐,极富春夏秋冬之特色,意境深远,堪称妙作。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法海:唐代高僧法海禅师
作者:陈浦燕 鲁妹  来源:佛教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代宰相  禅师  还原历史  高僧  第二代  金山寺  祖师  裴休 
描述:法海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俗姓裴,字文德,镇江金山寺(今江天禅寺)的第二代祖师。法海禅师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因他出家之后,严持戒律,行头陀行(佛教苦行),因而被称为“裴头陀”。
人类口头和物质遗产:昆曲
作者:暂无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遗产  昆曲  人类  京剧演员  戏剧结构  《牡丹亭》  《长生殿》  17世纪 
描述:》成为传统的保留剧目。
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困境
作者:王珏平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物质文化遗产  水磨腔  牡丹亭  昆曲传习所 
描述:本文的核心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探讨了其起源,形成,繁盛及其衰落,并且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社会时代两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客观的阐释。同时着眼于今天昆曲的现状,回溯和审视新中国戏曲政策,进行彻底的反思
“苏州昆曲现象”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潘福能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  昆曲  苏州市  借鉴意义  牡丹亭  保护条例  白先勇  新世纪  基本情况 
描述:新世纪以来的十年,苏州昆曲摆脱困境得到发展,一批新版的昆曲经典蜚声海内外,创造了"苏州昆曲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今后苏州乃至全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苏州物质
夷洲“夷州”辨
作者:陈孔立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海  《三国志》  《后汉书》  行政建置  三国时期  《太平寰宇记》  《资治通鉴》  地方行政制度  会稽郡  综合新闻版 
描述:夷洲“夷州”辨
物质文化遗产视界下的北京
作者:刘红庆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技艺  文化遗产保护  北京昆曲  北京市  牡丹亭  手工技艺  木版水印  传统文化  中医药文化 
描述:始终不会停歇……
应是趼人研人
作者:麦衡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应是趼人研人
"富民"是名,"富国"是实--王安石新法的是与
作者:张祥浩  来源: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北宋时期政治思想家王安石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实行的变法,后世或褒或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质上,王安石新法的本质是以富民为辞而行富国之实,王安石与司马光的矛盾是富国与富民思想的矛盾.
隋以前“北镇”医巫闾山
作者:张国庆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医巫闾山  并州  孔传  幽州  山西  恒山  周礼  东北  镇山  山镇 
描述:讳改称常山,唐、宋一名大茂山”,为五岳之一——北岳。清顺治以后,移祀北岳于今山西浑源境恒山,古恒山便通称大茂山。从《周礼》所举九州镇山看,北方镇山为并州恒山,这是毫无疑问的;医无闾山只不过是东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