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欧阳修与王安石文学观之异同
作者:许晓云 谢珊珊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西昆体 
描述:在北宋文学革新运动中,欧阳修与王安实目标一致,都是以抨击西昆体等浮靡文风,建立具有清新实用的文学风尚为宗旨,但由于两人的身份及生活经历不同,在文学认识、文学评论、文学创作上,两人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即欧阳修更看重文的独立性和表现性,王安石则重视文的政治功用性。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评昆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作者:骆珞  来源:金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封建礼教  柳梦梅  爱情自由  相思  人物形象  追求爱情  个性解放 
描述: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剧中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作者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杜丽娘身上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有着对爱情执著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彻底反对,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为中国古代文学
文化是海 教育是舟 竞帆彼岸 中西何异 关愚谦博士细说中西
作者:杨兆宇  来源:人力资源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西教育  培养师资  科技兴国  德国汉堡大学  教育方法  教育兴国  教育经验  提高素养  培养人才  以“学”为中心 
描述:者对他的采访。
关汉卿应是人文奥运的嘉宾
作者:李汉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情节结构  剧目资源  关汉卿  人文奥运 
描述: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大力实施人文奥运。2008年正是北京伟大戏剧家关汉卿被定为世界文化名人50年、从事戏剧创作750年的时候。他的戏剧活动和辉煌成就,是北京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
汤显祖和莎土比亚
作者:李国文  来源:新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土比亚  汤显祖  东西方  戏剧  巧合 
描述:东西方这两位戏剧大师,实际上是毫不搭界的,但他们却难得巧合地同在公元1616年逝世。
遂涉徘优体,将延岁月身:汤显祖的创作巅峰及其经济与性命之学
作者:黄莘瑜  来源:明代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剧  创作心态  内省  自我 
描述:,提供舒展弛放的场域。并且这三出以「情」为角色核心的戏剧,都同样指向「主人翁」何在的求索。因此汤氏剧作除了关涉娱乐和生计,当不乏对生存实相的揣摩与观照。本文将试图从张力浮现的主要成因和场域,说明汤氏
古典诗歌审美的纵向比较
作者:陈定玉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审美  《桃花源诗并记》  王安石  陶渊明  “变”  艺术表现  李商隐  《孟子》  创作意图  诗歌创作 
描述:的新东西
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精神
作者:李达五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民族精神  《文心雕龙》  忧患精神  意境  王安石  辛弃疾  《诗大序》  思维模式  《毛诗序》 
描述:类命运,都包含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出现过无数次的痛苦或欢乐的遗物,它们基本循着同一道路,就象灵魂中雕出了很深的河床,原来的四处漫溢、又宽又浅的生活之流水,突然在河床里汇成了巨大的河流”(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诗人“通过给原始意象以形式,它就被翻译成当前的语言了,并使我们可能发现通往生命的最深的源泉的道路,那里有艺术的社会意义:它不断教育时代精神,它创造出时代最缺乏的形式”(同上)。
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总目录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名作赏析  龚自珍  王安石  刘禹锡  陶渊明  山水诗  中国古典诗词  文学知识  张福勋 
描述: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总目录
关于古典诗词的重音
作者:解保勤  来源: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重音  古代散文  特殊句式  重读  形容词活用  王安石  白居易  谓语  动词 
描述: 古典诗词的重音,与古代散文的重音相比较,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古典诗词一般句式的重音,与古代散文的重音基本相同,古典诗词特殊句式的重音与古代散文的重音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