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如何读淮海词
-
作者:徐培均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淮海 宋本 黄庭坚 苏轼 风格流派 毛晋汲古阁 王安石 词情 版本 联系词
-
描述:词之风格流派,尽管千姿万态,然总而言之:"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以婉约为正,故东坡称少游为今之词手,后山评东坡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明张綖《诗余图谱·凡例》)因此
-
王安石词浅论
-
作者:程杰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词 金陵 集句词 苏轼 熙宁 词坛 柳词 后主词 《石林诗话》 钟山
-
描述:所作)。王安石处于宋词发展的重要时期,晚欧阳修十七岁,长苏轼十六岁。
-
苏东坡与淮阴
-
作者:荀德麟 来源:淮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淮阴 司马光 淮河 淮上 神宗 陶渊明 仕途 龟山
-
描述:为帝党与后党之争的牺牲。所有这些,使得他一生颠沛于仕途。在“身行万里半天下”的宦海浮沉中,苏轼与淮阴结下了不解之缘。
-
浅说黄庭坚的社会政治观
-
作者:方良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 社会政治观 王安石变法 旧党 年谱 苏轼 大诗人 考略 书法观 手段改革
-
描述:人,本文对黄庭坚的社会政治观试作肤浅论述.
-
苏东坡论
-
作者:顾全芳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王安石变法 苏轼 宋神宗 改革 司马光 悲剧人物 宋代 财政困难 批评
-
描述: 苏轼是一位悲剧人物。生前,他屡遭贬逐、流放、坐牢;死后,又曾被论定为守旧,顽固甚至两面派。其实,放在时代的天平上衡量,苏东坡不但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站在时代前哨的政治家、思想家。这篇论文
-
论宋代山水诗的理趣
-
作者:张文生 来源: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诗 理趣诗 宋代 哲理 抒情诗 诗歌创作 王安石 苏轼 表现手法 启示
-
描述:。包恢在《答曾子华论诗》
-
不要买椟还珠-前、后《赤壁赋》小议
-
作者:王路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后赤壁赋》 小议 王安石 黄州 东坡 吕惠卿 元丰 化鹤 边事
-
描述:为独立的情景交融,寓哲理于形象,融诗、赋、散文于一炉,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且更加体现了他“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春渚记闻》)的挥洒姿肆的文风。罗大经叹《赤壁赋》为“文章之绝唱”,并说:“韩如德骥,柳如天马,欧似韩,苏似柳。”(《鹤林玉露》)前、后《赤壁赋》有明显的取法《永州八记》的痕迹,却深于柳文。惜乎古今不少学者论及二赋,多从艺术手法上肯定,至于思想内容则多认为消沉悲观。对此,我持不同看法,兹略加陈述,就教于海内外方家。
-
浅谈宋诗中的形象思维
-
作者:孙文葵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象思维 唐宋诗 唐诗 古代诗歌 苏轼 古典诗歌 历史继承性 社会主义文化 王安石 欧阳修
-
描述:糟粕”,使新诗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
-
试论宋诗特色及其历史地位
-
作者:肖蔚彬 来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文为诗 唐宋诗 欧阳修 王安石 中国古典诗歌 唐人 散文化 宋人 苏轼 白居易
-
描述:宋诗似乎是很为一些人鄙夷不屑的。这也难怪。同被一般人看作处于诗歌的黄金时代的唐诗相比,宋诗恐怕确有点黯然失色。好比在古典文学的艺术之宫中徜徉的人们,他们在唐代的大厅中,在李白、杜甫、白居易们创造的精美绝伦,奇光异彩的艺术珍
-
《忠惠集提要》辨误
-
作者:祝尚书 来源:文献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提要 黄庭坚 中书舍人 翰林学士 永乐大典 四库馆臣 参知政事 曾巩 给事中 苏轼
-
描述:《忠惠集提要》辨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