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459)
期刊文章(1447)
图书(42)
学位论文(34)
会议论文(1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928)
地方文献 (40)
才乡教育 (12)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3(141)
2011(220)
1999(39)
1991(21)
1988(34)
1950(3)
1936(16)
1935(7)
1934(7)
1891(3)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7)
中老年时报(4)
经济日报(4)
今晚报(4)
益闻录(3)
湖南省政府公报(3)
河南省政府公报(3)
山西公报(2)
聊城地方史志(1)
宁波时报(1)
绍铭: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陈蕾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欧梵  张爱玲  卡夫卡  香港中文大学  文章  文字  比较文学  题目  英译  散文集 
描述:心想书中文章的题目该是如何精彩呀。
怎能不读绍铭?
作者:董桥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故国山河的几许皱纹,而李欧梵的洒脱和绍铭的沉潜毕竟渗出了一些留美岁月浸回来的超逸,一个走过那么debonair的春雨,一个熬尽那么stoical的冬夜。
壶中观天地宽——评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作者:高敏  来源: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别业  考论  唐代园林  私家园林  壶中天地  中国古典园林  文学创作  古代园林  文化意蕴  大文化视野 
描述:,又能跳入壶中,壶中观;既揭示了唐代私家园林(主要是文人园林)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也精辟地分析了园林别业作为文人生活环境,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与文学创作、文人隐逸、士林风尚等的关系:同时还对唐代
短理透力盖凡响——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赏析
作者:郭向星  来源:当代传播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因如此  文字  王安石  孟尝君  句子  赏析  词句  观点  写作  鸡鸣 
描述:驳倒一种传统的观点是不易的,而用简短的文字又令人信服地驳倒传统的观点则更难。正因如此,王安石的《读〈盂尝君传〉》才成为历久传颂的写作名篇: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益之雄耳,岂
言理见解新 短多波澜——谈《读<孟尝君传>》的写作特点
作者:王松涛  来源:党校教学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写作特点  王安石  气势雄浑  严酷现实  读后感  北宋  史记  文字表达  用能 
描述:势雄浑,写得跌宕生姿,曲折有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佳作,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北魏孝文帝巧用《革》卦促进迁都:《资治通鉴》所涉《易》
作者:铮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北魏孝文帝  《革》  《易》  阴阳观  《通鉴》  《周易》  变法改革  封建社会  平城 
描述:(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但是,考虑到反对迁都的鲜卑贵族保守势力的强大,不便公开提出,“乃议大幸伐齐,故以胁众。”于齐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五月的一天召见群臣.“使大常王湛筮之,遇《革
《金瓶梅》·汤显祖·利玛窦·王彦泓父子——明季文学史上的
作者:钟来因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王肯堂  利玛窦  中西文化交流  牡丹亭  万历  中国文学史  艳体诗  董其昌  人文科学 
描述:人文科学又通过王肯堂影响到汤显祖、王彦泓.这是治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科技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都关心的问题.
秦惠文王祷祠华山玉简研究補正
作者:连劭名  来源:中国历史文物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  皋陶  文王  西周时代  《周礼  逸周书  马王堆帛书  五行学说  《老子》甲  古文献研究 
描述:秦惠文王祷祠华山玉简研究補正
历史中闪回着的黄袍——宋代的运昌盛与书院文化勃然大兴
作者:李海燕 许小轩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江书院  宋代  白鹿洞书院  闪回  江西  历史  陆九渊  大兴  理学 
描述:经典.自己做了皇帝。这领加在武将身上的黄袍.从此被浓墨重彩地写进了史籍之中。
用蛇药治牛皮癣──记古城医院皮肤科教授陈
作者:暂无 来源:医药与保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皮肤科  皮癣  蛇药  治牛  古城  中药炮制  教授  皮肤病  神经功能  七情内伤 
描述:用蛇药治牛皮癣──记古城医院皮肤科教授陈焕西安古城医院皮肤专科名医陈焕教授,1951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从事皮肤病临床40余年。他在挖掘整理和运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选用陕州交界奏巴山区的腹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