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关于部分宋词作家的评价问题
作者:张富华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约词风  中国文学史  高等学校  晚唐五代  宋词  苏轼  豪放词  北宋前期  晏殊  作家 
描述: 游国恩先生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游编《文学史》”)已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使用多年。这部教材在编写方面到底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之处,过去高等学校师生不曾认真讨论过。这里笔者就其中部分宋词作家的评价问题谈几点粗浅意见。
“从公已觉十年迟”笺析
作者:张海滨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熙宁  罢相  钟山  说法  东坡  知止  金陵  政见 
描述:元丰七年八月,苏轼由黄赴汝,途经金陵,会见了罢相退居钟山的王安石,两人相从甚欢,东坡在此留一月始去。《次荆公韵四绝》即写于此时,四绝之三是: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
“怪话”与诗
作者:黄裳  来源:瞭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诗案”  政治诗  王安石  文字  苏东坡  司马光  苏轼  头皮 
描述: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也一直被认为是因文字而受迫害的好例。东坡所做的是政治诗,他为了这些诗而得罪下狱,差点儿断送了“老头皮”也是事实。不过人们往往忽略了他这些诗几乎全部都是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的。他
北宋中期三衢文人集团及其诗歌创作
作者:浙人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人集团  诗歌创作  北宋中期  苏轼  王安石  苏辙  经济文化  赵湘  文坛  白体 
描述: 晚唐五代,中原战乱,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衢州(以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各)一带位于浙西,地当三衢八闽交通要道,经济文化也日渐发达,衍至宋初,已显繁荣。就文学而言:有宋一代,三衢文人迭出,蔚为文化之邦;北宋中期,出现了一个三衢文人集团,在全国文坛上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补校《宋史·司马光传》一则
作者:杨毅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补校  神道碑  起居  文字  遣使  宋史  纪事本末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描述:》删“辽人”二字,主语承前,变成敕边吏者
苏诗内容的评价
作者:胡国瑞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思想  统治阶级  王安石  惠州  政治  封建社会  苏轼  苏诗  岭南  艺术成就 
描述:左"的思潮
发明妙慧 笔补造化--黄庭坚题画诗略论
作者:祝振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画诗  黄庭坚  李公麟  苏轼  画意  发明  宋代文人  王安石  山谷诗  作者 
描述:独山谷最为精严”.由于他在诗、书、画方面的才能声望,请他品题的画家作品不少.即便象文同、郭熙、李公麟等大画家的杰作,也以经山谷题诗为荣.中国的第一部题画诗集,南宋淳熙间孙绍远编次的
进一步搞好文化遗产研究领域里的革命--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
作者:徐安怀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研究领域  毛主席  刘邦  无产阶级专政  武训  苏轼  王安石变法  林彪 
描述: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毛主席还指出,要作到这些就必须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
毛东堂行实考略
作者:周笃文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提要  行实  苏轼  蔡京  集卷  考索  苏东坡  墓志铭  分飞  曾布 
描述:“初元祐中,苏轼守杭州,滂为法曹,秩满去,已行抵富阳。轼闻有歌其惜分飞词者,折简追还,留连数月,由此知名。然其后乃出蔡氏兄弟之门。《铁围山丛谈》载蔡京柄政时,滂上一词,甚伟丽,因骤得进用。王明清《挥
苏诗例释
作者:霍松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渡海  陕西  典故  苏轼  保守派  樊口  变法派  宋诗  苏诗 
描述:足够的重视。概论容易流于空泛,因而举几首诗,作一些具体的解释和评论;“一斑”虽微,但未尝不可以窥见“全豹”,对于爱好古典诗歌的同志们了解苏诗、乃至了解宋诗,也许有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