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黄麟:教书求乐 立德树人
-
作者:林元跃 李玉珠 来源:教育与职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工学院 创新精神 四川省 办学理念 教书 学生 教学名师 研究生 学校 精品课程
-
描述: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教书求乐的条幅,表露出他的人生理念与不懈追求;在他黝黑的脸庞上,温和深情的眼睛中,透着一位学者的睿智与豁达;几多风雨,几番耕耘,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就是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
-
课堂教学改革不应是模式的变革
-
作者:张国平 来源:素质教育大参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改革 变革 教学模式 行政手段 不良倾向 教育规律 课改 学校
-
描述:现在,一些学校借助于新课改推行所谓某种先进的教学模式,甚至借助于行政手段强制实施已成一种时尚,从而形成了教学为模式服务的不良倾向。伴随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但改革课堂教学一律采用某一种
-
刘韵子:支教肯尼亚的中国女孩
-
作者:田慧 韵子 来源:华人时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肯尼亚 志愿者 贫民窟 临床医学院 情人节 日志 水箱 小学 组织安排 学校
-
描述:2012年2月14日。这不是一个关于情人的情人节,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情人节。"虽然上课的位置跟着太阳移,虽然小小的空间要容纳70多个孩子,虽然好不容易有了个捐赠的足球却不知道哪里
-
刘绍棠抗日小说《狼烟》试解
-
作者:辛中正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菖蒲 小说 试解 国民党 日军 颐和园 学校 抗战时期 学生
-
描述:《狼烟》是刘绍棠的一本以学校、学生参加抗战为题材的小说。小说以他所熟悉的廊坊萍水县城里各种各样的人面对日军到来之前的心态形成的阵营为正反角色,就像刘绍棠所熟知的颐和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样,给读者
-
绝缘
-
作者:卢浩林 来源:牡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炳 张华 王琦 男人 教导主任 爱情 学校 老师 婚姻生活 身体
-
描述:娟身边,玉树临风。这个形象能充实多少个少女的爱情美梦,竟被再普通不过的张凤娟不声不响地拉进了她的生活?!
-
课堂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土地
-
作者:宁智明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生共同成长 课堂 土地 教育教学活动 三十年 竟然 学校 教师
-
描述:课堂究竟是个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从脑子里一闪出来让自己着实吃了一惊!自己在课堂上站了三十年,竟然连课堂是什么地方也不清楚了吗?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可能是一个不需要问也不值得问的问题。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形态,师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教师有必要对课堂的本质考究一番。
-
“磨课”不应是“磨难”
-
作者:王菊艳 罗华明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程设计 评价多元化 教学设计 授课者 评价者 评课 年轻教师 任课教师 教研组 学校
-
描述:时下,一部分学校为了追求课程设计评价多元化的效果,规定每位年轻教师每学期要开展一次磨课。所谓磨课,首先是任课教师自己独立进行教学设计进行第一次试上,以教研组
-
教育的责任应是提升人的价值
-
作者:李景华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受教育者 生命价值 了解学生 学校 责任 提升 体育教师 美元 工匠 铁匠
-
描述:我们的学校应为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记得有一个关于“三个工匠与一个铁块”的故事。一个铁块的最佳用途是什么?在不同的工匠面前是不同的。第一个人是铁匠,没有提高技艺的雄心壮志
-
合格校长应是学习型、业务型和研究型的统一体
-
作者:王宏华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型校长 学习型 文化底蕴 校本教研 教育教学理论 行为习惯 业务 学校 研究型教师 治理
-
描述:做学习型校长,以充实的理论治校要治理好学校,校长必须精通教育教学理论。为了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我把读书、学习当作了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力求厚积薄发。几年来,我把学习当作成长的"保
-
为学应是一片欢喜境界
-
作者:罗志田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轻松愉快 常态 学校 仁者 生活 学生 乐山 烦恼 智者
-
描述:学生天天处于"不亦恼乎"的状态,老师也绝不可能轻松愉快,于是大家都在烦恼郁闷中生活。这正是今日学校的常态,却绝对不应是学校的常态!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时代,愉悦似乎是个常态。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