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内孤本 书画两绝 元代画家何澄的《归庄图卷》
-
作者:闫立群 来源:收藏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归庄 陶渊明 中国绘画史 持续发展 吉林省 柯九思 海内 题跋 博物院
-
描述:元代是我国绘画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元代初年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为数不多。现收藏于吉林省博物院的《归庄图卷》是目前国内仅存的一件元代画家何澄的传世珍本,它被中国绘画史专著列为元代著名画迹。这一绘画长卷
-
元初绘画中的陶潜情结:以钱选、赵孟頫、何澄为例
-
作者:刘中玉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绘画 陶潜情结 士人 钱选 赵孟頫 何澄 绘画风格
-
描述:的考虑。这种心绪一旦在笔墨中挥发出来,便很自然会晕染出一个时代的绘画风格来。
-
灌木楼藏珍 何澄及其子女捐赠展
-
作者:张欣 来源: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业救国 灌木 子女 杰出人才 捐赠 辛亥革命 民国时期 清代科举 教育事业 同盟会
-
描述:绛等一批杰出人才,所育八子女全部为科学界精英。同时,何澄还是民国时期享誉华夏的大鉴藏家。何澄的鉴藏,一方面是得其曾祖何道生之旧物传承,如馆
-
大型人物传记《何澄》 一位“民国要人”的多角度记录
-
作者:暂无 来源:编辑之友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国年间 传统文化 世界眼光 上海起义 留学日本 同盟会 山西 多角度 辛亥年 张大千
-
描述:何澄(1880-1946),是一位从传统文化望族走出来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山西灵石两渡何氏的第15世孙,山西最早留学日本的人,中国最早的同盟会员之一,辛亥年上海起义的指挥者之一,民国年间折冲于各派系
-
读者来信:杨澄甫忌日应是1936年3月18日
-
作者:唐才良 来源:搏击(武印文踪)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农历二月初十)病逝,终年53岁。
-
丁巳九月十五日何澄意约游陶然亭既归有赋
-
作者:陈诗 来源:东方杂志 年份:191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丁巳九月十五日何澄意约游陶然亭既归有赋
-
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
作者:朱尚贤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
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
作者:朱尚贤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蓄道德而能文章,察时弊而敢谏诤(曾巩杂著阅读札记)
-
请看戏屁股:看白玉艳金山寺归来写约老同事赵老澍
-
作者:圆缺斋主 来源:半月戏剧 年份:194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请看戏屁股:看白玉艳金山寺归来写约老同事赵老澍
-
风华断续正乙祠:北京最老戏楼重生之路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兰芳 戏楼 湖广会馆 牡丹亭 京剧 北京市 传统文化 昆曲 管理者 老北京
-
描述:在北京,正式营业的大小剧场超过25个。如果说在长安戏院、湖广会馆,你可以看到老北京的过去;人艺则与1949年后的新中国相伴,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北京的成长;国家大剧院,它是中外艺术的汇集之地;有没有一个地方,将北京的过去与现在串联,以剧目来展示这个古老城市数百年来变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