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吴炳真貌 使粲花生辉——评戏曲专著《吴炳与粲花》
-
作者:哈九增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品 戏曲发展 剧作家 汤显祖 中国戏曲 吴炳 不同角度 种曲 花生 自相矛盾
-
描述:。吴炳作品问世后即为世人看重,长期以来视为佳作,演出不辍。明末即有著名演员上演粲花五种曲佳话,清初大
-
问题选择与学术增值:评程芸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
作者:郑传寅 陈建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学术增值 戏曲史 晚明思想 戏曲研究 汤沈之争 徐朔方 文学观念 作者 晚明文学
-
描述:环视当今的古典戏曲研究,其学术路径大抵可分为两种:其一,将更多的视线与精力投向声腔、戏班、服饰、演出、剧场、舞台等要素,偏重于戏曲形态、演剧模式和舞台艺术的考察,悬置作家作品、忽略文学观念的演进
-
从结构角度研究古代戏曲史的力作:评许建中的《明清传奇结构研
-
作者:季国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结构研究 古代戏曲 许建中 结构角 戏曲史 《牡丹亭》 情节结构 情感色彩 戏曲作品
-
描述:从结构角度研究古代戏曲史的力作:评许建中的《明清传奇结构研
-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差异之我见
-
作者:谢倩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分别成功的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艺术形象。本文分析了她们各具时代特点叛逆精神和个性特征之于爱情的差异,并探
-
论《画中人》与《牡丹亭》中“情”的异同
-
作者:刘爽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画中人 牡丹亭 情 异同
-
描述:通过对吴炳《画中人》和汤显祖《牡丹亭》在故事和思想层面的比较,说明二者表达“情”的过程中,相同之处在于都提倡人性的自由,希望打破封建的束缚。不同之处在于《画中人》表达的情细腻,委婉而曲折;《牡丹亭
-
《牡丹亭》中有关爱情的语词赏析
-
作者:郭英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 语言词汇
-
描述:情的语言词汇进行了分析。
-
《牡丹亭》两个英译本的后殖民翻译理论解读
-
作者:罗进民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 牡丹亭 英译本 对比
-
描述:活动的影响。
-
关于《牡丹亭》主题的研究综述(1992年-2002年)
-
作者:智鑫 来源:华人时刊(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主题研究 意蕴
-
描述:本文着重介绍了从1992年到2002年我国理论界各阶段对《牡丹亭》主题的研究。并重点总结了理论前辈对《牡丹亭》主题的几种主题研究论。通过总结学术界对“主题研究”的发展阶段,得出《牡丹亭》主题研究
-
从《西厢记》到《牡丹亭》:表情方式在时代背景下的转变
-
作者:暂无 来源:华人时刊(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表情方式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元明两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古代爱情戏中成就最高的两部代表作,这两部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人文风貌以及婚恋观念,歌颂了爱情在两性关系中的崇高地位,本文将从作品表情方式在语言
-
《西厢记》与《牡丹亭》爱情描写差异之我见
-
作者:谢倩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描写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分别成功的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艺术形象。本文分析了她们各具时代特点叛逆精神和个性特征之于爱情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