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
作者:曹中原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 一届三中全会 王安石变法 抗日战争 教师提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动机
-
描述:创造思维的本质特征是突破,也即是创新和开拓。其表现为思路开阔,不囿于别人的见解和自己原有知识的局限,能迅速发现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新联系,富于想象和长于类比。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
采用多种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历史上册教学总结
-
作者:万英华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课 小学历史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 北京人 面貌特征 方法教学 导语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前,我环视全班同学说:谁能把同学之间的面貌特征说一说,待同学们发言后再引导:“现在人们长得漂亮,穿得美观,你们知道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我们的祖先是
-
用“三读、三改”法让学生修改作文的一点尝试
-
作者:岳刚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修改作文 作文教学 唐宋八大家 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 文章 托尔斯泰 王安石 教师 尝试
-
描述:学中,要求教会
-
如何在田字格中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字
-
作者:黄芳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教学 写字教学 田字格
-
描述: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低年级写字指导离不开田字格,教师如何在田字格中指导学生写字:一是教师认真范写,树立一个榜样;二是教给学生写字的技巧和方法;三是指导学生读帖,培养观察审美能力
-
从“思维时态”入手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实践性认识:以《王
-
作者:纪凤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维时态 历史思维能力 实践性认识
-
描述:对同一件事或人物,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构成了历史思维的三时态。高中阶段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迅速提升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这样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建设实践探索:以重庆澄江小学“板凳龙”
-
作者:范安辉 冯强 董德龙 来源:山东体育科技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建设实践探索:以重庆澄江小学“板凳龙”
-
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
-
作者:李之鉴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 孙奇逢 《读易大旨》 “天人合一”思想 实践意义 王安石 自然之变 客体世界 六十四卦 主体认识
-
描述: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李之鉴(河南师范大学)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人。明亡之后的第七年即清顺治七年(1650),携妻将子,四十余口
-
关注执行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全国高级法院执行局(庭
-
作者:任鸣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执行改革 执行理论 高级法院 执行局 实践探索 座谈会 理论研究 执行实践 执行工作 黄松
-
描述:长黄松有出席了座谈会。
-
情感的升腾与语言的实践相融——《老师领进门》教学谈
-
作者:谢增焕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领进门》 浙教版 第十一册 小学 语文 刘绍棠 教学设计
-
描述:情感的升腾与语言的实践相融——《老师领进门》教学谈
-
转换机制出活力——兼评钟祥市第三中学王益宏校长的办学实践
-
作者:沈百福 来源: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钟祥市 第三中学 王益 办学实践 兼评 转换机制 校长 教育经费筹措 产业链条 分担机制
-
描述:当今时代,教育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产业,它与经济运行和发展息息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不再只是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先期环节,而是事关各产业链条顺利发展的基石,它不是单方面的影响,而是全方位辐射型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