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社会应是多样性的统一―关于儒家文化“和”理想的现实思考
-
作者:张春晓 来源: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和理想 多样性 和谐社会
-
描述:中国传统文化贯穿着一种和谐、和合精神,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和”理想,在哲学上说,这是对“多样性”的一种追求,是处理“多样性”关系的一种方式,是保持“多样性”的一种联合。它通过选择与重构以后,应当是今日构建和谐社会汲取精神滋养和文明动力的宝贵资源。
-
继续教育应是一种全民化教育―论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
-
作者:张伟远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 远程教育 教育体系
-
描述:的构想模型:包括两个系列(正规教育和继续教育)、九个层次(从学前教育至博士)、两类对象(全日制学生和在职成人学生)、三种模式(面授教学、远程教学、混合式或整合式教学)。作者最后提出,与知识经济社会
-
网络公关传播应是企业营销中的另一“硬手”
-
作者:阎瑄 来源:China’s Foreign Trade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网络公关传播 网络多媒体 产品营销 企业文化传播
-
描述:在过去,企业提高竞争力靠的是高科技、高质量,而现在则要强调高服务和高关系。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产品的科技含量日益趋同,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则导致同类产品在质量上难分高下。企业的竞争已由有形资产的竞争转变为品牌、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竞争。
-
解决水质性缺水应是我国“十二五”重要环保任务
-
作者:张保会 宋建民 来源:环境保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解决水质性缺水应是我国“十二五”重要环保任务
-
应是游子拳拳意 并非浪子靡靡音——读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
-
作者:吴奔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苏江阴 北京大学 双簧 刘半农 祖国 笔名 战役 钱玄同 海外游子 北平
-
描述:同串演了一出双簧:钱玄同化名复古派文人“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向提倡新文学的人大兴问罪之师。刘半农代表《新青年》编辑部,对“王敬轩”的来信,一一驳斥。这出“引蛇出洞”的双簧戏,传为新文学史上的佳话。但刘半农因为没有留过学,
-
艾青说:文艺刊物应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阵地,编辑应是反对资产
-
作者:暂无 来源:出版工作、图书评介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艾青说:文艺刊物应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阵地,编辑应是反对资产
-
“田田”理应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与毕学文、熊丽老师
-
作者:丁勤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环境 《荷塘月色》 田田 叶相 教科书 《江南曲》 熊丽 中学语文教学 学文 朱自清
-
描述:《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11期《“田田”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吗?》一文指出,教科书把《荷塘月色》文中“田田”注释为“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欠妥,主张取贾雯鹤先生关于《江南曲》中“田田”的解释来理解
-
得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闪电式攻击,斯大林的第一个反应是
-
作者:暂无 来源:环球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得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闪电式攻击,斯大林的第一个反应是
-
太阳每天都应是新的——电影《大决战》(前两部)中毛泽东形象
-
作者:雷红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毛泽东 银幕形象 形象塑造 表现手法 艺术价值 中国革命 太阳 艺术品位 思想深度 电影
-
描述:作文的镇静;被吵醒后的烦燥暴怒……尽管表现主席做为伟人的非凡才智和叱咤风云的革命气慨,抒发平易质朴的凡人情怀的情节在片中时有所见,我却依旧觉得不过瘾。因为表现毛泽东外在的脾气、性格、爱好及做为伟人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早已在类似战争题材的历史巨片如《开天辟
-
资本收益最大化不应是国企的追逐目标--认清国企社会职能理顺
-
作者:沈伟 来源:中国改革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资本收益最大化 社会职能
-
描述:资本收益最大化不应是国企的追逐目标———认清国企社会职能理顺思路分类改革●沈伟国企改革的思路尚需进一步理清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许多年,然而收效甚微。特别是1996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的亏损超过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