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0)
报纸(317)
学位论文(62)
图书(35)
会议论文(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18)
才乡教育 (122)
地方文献 (29)
红色文化 (7)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4)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2)
2012(69)
2011(82)
2009(72)
2008(51)
2007(48)
2006(39)
2004(31)
1937(4)
191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5)
宁波日报(14)
鄞州日报 (5)
经济日报(3)
宁波出版社(2)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芒种(1)
清史研究(1)
河南博物馆馆刊(1)
学生杂志(1)
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与朱学术之争
作者:周建刚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  王安石  心学政治观  之争 
描述:此也构成了朱之争的重要环节。《荆国王文公祠堂记》中所反映的"心学政治观",代表了陆九渊晚年思想的成熟境界。
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关系之争
作者:吴凯雷  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尊德性  道问学  争辨 
描述:“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是朱熹与陆九渊在教育思想方面的主要争辩之一。此争辨主要集中在道德知识怎样转变为道德品质,这本身即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问题。对今天怎样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之争:宋儒经典解释取向的政治蕴涵
作者:任剑涛  来源:原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经典解释  政治效应 
描述:子原则。两者都试图达到同时兼治人心-社会秩序的效果。在鹅湖之会上,朱展示了各自的基本立场,其后各以师承长期延续。王阳明折中朱,但仍取孟学立场,经典解读服从于德性感悟。这两种取径,包含了
曹洞宗少林法系在江西的弘
作者:何明栋  来源:江西方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方志  地方志  江西省  江西省  编纂  编纂 
描述:曹洞宗少林法系在江西的弘
古台昆韵 牡丹迎世博
作者:尹雪峰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琵琶行》    古戏台  昆剧 
描述:继2000年的昆剧《琵琶行》之后,又一昆剧名作《牡丹亭》于今年11月8日被搬上三山会馆的古戏台。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三山会馆,位于世博会浦西世博园区东大门
新发现传奇小说《杜丽娘》考论
作者:陈国军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杜丽娘系列小说  《牡丹亭记》  本事 
描述:《杜丽娘》是一篇未见披露的传奇小说。它的发现,为我们考察杜丽娘系列小说之间关系,以及何种小说为汤显祖《牡丹亭记》本事提供了新视点。
浅析《霍小玉》与《紫钗记》的不同:以叙事结构为主
作者:詹进涛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设置  人物设置  情节设置  情节设置  脚色制  脚色制 
描述:钗记》与传奇小说《霍小玉》的不同.
探究《紫钗记》与《霍小玉》的文本差异
作者:潘多  来源:卷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霍小玉  《紫钗记》  文本差异 
描述:《霍小玉》和《紫钗记》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两者取材于同一个故事,但是呈现出来的文本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通过主要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结局的设置,分析两个文本间的差异,并简单探究差异出现的原因
谈《紫钗记》对《霍小玉》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李永泉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紫钗记  霍小玉  霍小玉  主题转变  主题转变  尊情  尊情  义侠  义侠 
描述:》中李益的性格主要是先软弱后薄情,而《紫钗记》中的李益性格主要是忠贞,但还带有三分软弱。黄衫客是汤显祖期盼中的“社会的良知”,但这种期盼是不可能实现的。
藏《永乐大典》本《南台备要》后
作者:陈垣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永乐大典》    御史  艺文志  至正集  虞集  元史  残本  本式  道行 
描述:《永乐大典》本《南台备要》,原为傅沅叔先生增湘所藏,一九二七年曾照《永乐大典》原本式样影印行世,一九六○年中华书局汇印《永乐大典》,已将傅印本收入第四函“台”字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