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214)
报纸(167)
图书(123)
学位论文(93)
会议论文(5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94)
地方文献 (101)
宗教集要 (20)
地方风物 (14)
才乡教育 (11)
非遗保护 (6)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10)
2013(107)
2011(149)
2010(116)
2009(116)
2003(53)
1988(54)
1987(64)
1975(14)
1960(16)
按来源分组
华夏文化(6)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
法学论坛(1)
榆林学院学报(1)
说古道今“书信”
作者:谭汝为  来源:秘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信体  报任安书  答司马谏议书  历史悠久  王安石  司马迁  出师表  谏逐客书  诸葛亮  鲤鱼 
描述:《谏太宗十思疏》、鲁迅和许
人名诗古今
作者:丰家骅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人名  权德舆  王安石  姓名  古今  谐音  古人  杂体诗  老舍  现代人 
描述:。”时人认为人名诗始于王安石。宋人笔记(《逦斋闲览》(《墨客挥犀》等书中还记载了一则《诗谜》,内藏四诗人姓名,也说“为王丞相所撰”。所以始于王安石之说影响很大,人们谈起人名诗,就会联想到王安石为此中高手。 2.创自权德舆 叶梦得虽然记载了宋人对人名诗起源的流行看法,但自己并不认同。他说:“余读《权德舆集》,其一篇云:‘蕃宣秉戎寄,衡石崇位势。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则德舆也尝为此体。”(《石林诗话》卷上)全诗二十句,共藏了二十位古人姓名,如以上诗句中的宣秉、石崇、纪信、张良、符生、展禽、直不疑、支离疏。他认为人名诗当创自权德舆,并获得后人的赞同,如赵翼说:“唐人已创此体。”(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以古人姓名藏句中》)成为最有权威的一种说法。
盐史“咸”
作者:罗红  来源:中国盐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盐史  国家财政收入  周礼  《管子》  战略物资  国计民生  古代社会  生产力 
描述:调味上有着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也就成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盐业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五行生克保健重点
作者:杨斌  来源:北方牧业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行生克  变化幅度  冬季  春季  呼吸道  阳虚证  王安石  子午流注  消化道  中医 
描述:是生长,适于耕耘播种。但实际上春天也是一年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是乍暖还寒、冷暖骤变的时期。"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王安石曾用这首诗描述春天的多变。
杜甫的《洗兵马》
作者:詹鍈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洗兵马》  杜甫  王安石   
描述:《洗兵马》一诗,王安石评为杜甫的“压卷之作”。可是关于这首诗的本事,
国学进课堂
作者:赵福楼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可见,“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时期,与西学(即西方文化、经济、科学、政治、思想等总称)相对,提出“国学”,侧重在两者的差异性,以文化和思想为主要比较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在文化发育中已经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价值体系,当西方文化思想潮流来袭时,势必引发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国学,这个时候自然成为一批本土意识非常强烈的文化人树立起来的旗帜.
打开丰收的大門——記中共莒南大店区委書記王相平領导改造涝洼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196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涝洼地  区委  样板田  大湖  水稻  群众  大丰收  源于实践  用水  学习 
描述:(一)找鑰匙七月,正是谷子轉珠,高粱晒米的时候,又下开了連阴雨,滴滴嗒嗒地不断头。潯河的水漾上了岸,东大沟的水往外淌,大店区两万亩西大湖又成了一片明。豆子光露几个叶,地瓜都漂了
从苏诗兴象变化看苏轼的生命境界——以《游金山寺》为例
作者:丁佳音  来源:湘潮(理论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金山寺》  《游金山寺》  兴象  兴象  苏轼  苏轼  生命境界  生命境界  文化意味  文化意味 
描述:苏轼的诗歌与苏轼的人格境界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拟从苏轼诗歌个案的细致研究来探索苏轼的生命境界。本文主要选取《游金山寺》为例,通过探讨该诗内在兴象运用的变化与张力,以及另外几首与之密切相关的诗歌在兴象运用上的参照,来发掘诗歌背后苏轼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意味。
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观後记: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作者:唐德刚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纽约林肯中心全本「牡丹亭」演出观後记:评中国戏曲转型和世
《西楼错梦》欠分明:从此剧看唐涤生的创作困境
作者:区文凤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困境  演出剧目  剧团  情节  曲词  反封建主题  爱情  主要矛盾  九天玄女  牡丹亭 
描述:外,其后大概只再演出过两场:一场是1959年2月14日在长沙湾道球场演出,这是仙凤鸣剧团在那里演出棚戏中的一场;另一场是仙凤鸣剧团为星岛日报及成报主办的济贫运动的演出,具体演出日期却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