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的戏外话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伤时  明代  万历  潘之恒  冯梦龙  演出 
描述:明代万历二十六年秋天《牡丹亭》付梓,到青春版《牡丹亭》上演后的今天,《牡丹亭》已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但这篇文章却给人以新的视角。也许,我们可以从周先生的戏外话里感到一点弦外之音,也许
“起死回生”诗趣说
作者:陈养彪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题画诗  王安石  欧阳修  构思  贾岛  徐渭  明代  俗语  语言  诗趣 
描述:明代徐渭的一首题画诗(画名《柳亭送别图》),构思命意既巧又绝: 东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 南边一棵树,北边一棵树。 纵然碧丝千万条,哪得绾得
八股文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科举考试  王安石变法  诗赋取士  文体  时文  中国  现当代文学研究  明代  清代 
描述:八股文
半塘故事
作者:徐文高  来源:苏州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地名  明代  虎丘  董小宛  清代  会馆  王安石  唐代  历史上 
描述:半塘,顾名思义就是山塘之半,位于山塘街中部,是历史上七里山塘浓墨重彩的一页。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这个地名。赵嘏有《入半塘》
临川古代演出场所之变迁
作者:肖爱民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台建筑  演出方  临川  汤显祖  厅堂  场所  教坊  戏曲表演  勾栏  明代 
描述:在正式的戏台产生以前,临川境内早期表演场所主要集中在厅堂、戏场、勾栏、王府教坊等。一、厅堂厅堂是中国演出史上一种特有的演出场所,在戏台产生以前及戏台出现以后,这种表演场所及演出方式从
遗产
作者:王巧玲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批判吸收  明代  阳明心学  思孟学派  宋明理学  陆九渊  影响深远  王学  明末清初  学说 
描述:字伯安,余姚人,因晚年居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了朱熹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钱穆评价他是明代学者的重镇
王骥德传略考辨
作者:姚柯夫  来源:文献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曲律  西厢记  明散曲  汤显祖  考辨  传奇  传略  曲家  明代 
描述: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发展史上,明代王骥德的《曲律》,是一部门类详备、内容精湛、最早论述关于南北曲作曲的著作。论者说它功令条教,胪列具备,真可谓起八代之衰,厥功伟矣;自宫调以至韵之平仄,声之阴阳,穷
《牡丹亭》与澳门
作者:王敏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澳门  柳梦梅  葡萄牙  徐闻县  雷州半岛  东西方文明  明代  民族服装 
描述:。对身穿葡萄牙民族服装的葡萄牙少女,也曾以诗记之:花面蛮姬十五强,蔷薇露水拂朝妆。更特别的是,汤显祖在他的天才巨著《牡丹亭》中,描写了男主人
八拜之交指哪“八拜”
作者:暂无 来源:乡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明代  小说  词语  结拜  避暑  刎颈  知音  典故 
描述:经常会看到小说中提到八拜之交这个词语,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呢?八拜之交语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
梁千秋篆刻初探
作者:乔中石  来源:书法赏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篆刻  明代  身份地位  东南区域  文彭  印章  上海博物馆  晚明时期  汪道昆 
描述:雪渔派名下的篆刻家就有:吴正旸、沈千秋、胡正言、梁千秋,吴迥等,梁千秋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