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松辽盆地德惠凹陷局部构造成因与油气分布
作者:云金表 刘灵芝 姜贵周 罗笃清 李玉喜  来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德惠凹陷  局部构造  构造  构造转换带  断层  油气藏 
描述:构造转换带导致的长期隆起是形成基底岩性气藏与披覆构造油气藏的有利条件,晚期扭动构造的发育是西侧断凸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扭动背斜、压断层下盘及次级正断层控制的滑陷背斜是该区次生断层-岩油气藏
东濮凹陷的拉分盆地演化及石油地质意义
作者:林军 王燮培  来源: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拉分盆地  东濮凹陷  重力作用  断陷湖盆  形成机制  空间分布  扭动构造  石油地质  构造  演化模式 
描述:盆地特征及演化模式有以下几点新的看法:
东南亚的第三纪盆地——迥异的构造成因和海面变动造成的地层相
作者:C.S.Hutchison 项光  来源:海洋石油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地  全球海平面变化  东南亚  断层作用  第三纪  不整合  沉积史  海平面上升  挤压构造  弧后盆地 
描述:如果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是扭断层作用的结果,而在沉积史中盆地未受挤压构造影响,并且盆地的沉降又足以引起海侵,那么海退、海进和不整合就将是全球海平面变化的产物。盆地是在抬升的陆壳上开始形成的。其早期
法国利翁湾盆地的地热及压实作用
作者:Jean Burrus 赵艳秋 郑军  来源:海洋石油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沉积物  裂谷作用  蒸发岩  欠压实作用  岩石圈  沉积作用  热流  盆地  孔隙度  成熟度 
描述:测定古温度方便易行,
王安石的
作者:贺麟  来源:思想与时代 年份:194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的
遥感,重力资料在相山盆地铀控矿构造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魏祥荣 龙期华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遥感  遥感  地面重力  地面重力  铀成矿  铀成矿 
描述:遥感结合地面重力资料综合分析是进行立体地质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带、线、环、块等四类遥感影像信息与地面重力梯度带、重力异常及基底起伏等信息的对比分析,厘定了相山矿田基底构造格架,对矿四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作了深层次探讨。
楚雄盆地六苴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大村段沉积地球化学
作者:吴鹏 韩润生 徐国端 胡煜昭 吴静 李静  来源:矿产与地质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沉积地球化学  沉积地球化学  上白垩统  上白垩统  大村段  大村段  六苴  六苴  楚雄盆地  楚雄盆地 
描述:为主;n(Al2O3)/n(Al2O3+Fe3O3)值为0.79~0.91,显示了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的特点;K2O/Na2O多大于1,表明物源区主要为偏酸性的花岗质岩石。沉积旋回造成多层泥页岩中Cu、Zn
相山火山盆地组间界面、基底界面特征及其对铀矿的控制作用
作者:林锦荣 胡志华 谢国发 黄净白 戎嘉树 李芳 王勇剑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山火山盆地  火山岩组间界面  基底界面  成矿空间 
描述:界面(变异部位)、基底界面与断裂构造复合处,为铀矿最有利的赋存部位.
一种有利于铀成矿的构造变形基底──相山盆地基底变质岩构造变
作者:魏祥荣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底  构造变形  铀成矿 
描述: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构造分析方法,阐述了相山矿田基底变质岩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这种变形基底为铀成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背景条件。
走滑拉分作用与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
作者:邱爱金 郭令智 舒良树 郑大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走滑拉分作用  就位机制  火山盆地 
描述:裂隙式火山喷溢带;第二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左旋走滑复活产生的SN向拉分构造与EW向基底断裂的结点,产生了中心式火山岩浆喷溢侵出.此外,还探讨了富大铀矿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