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30)
报纸(2027)
学位论文(120)
图书(78)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13)
历史名人 (1045)
非遗保护 (19)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2)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4(543)
2010(490)
2008(496)
2007(316)
2006(183)
2001(29)
1994(28)
1993(22)
1984(26)
1958(5)
按来源分组
文学遗产(12)
戏剧丛刊(10)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0)
读书杂志(7)
戏剧杂志(6)
地图(4)
文艺理论研究(3)
新高考(高二版)(2)
国际金融报(2)
世界知识(1)
论青春版《牡丹亭》之于戏曲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作者:刘涛  来源:中华艺术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现代化  戏曲现代化  启示意义  启示意义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戏曲舞台  戏曲舞台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舞台效果  舞台效果  杜丽娘  杜丽娘  文学性  文学性 
描述:近现代以来,伴随整个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戏曲艺术在其现代化进程中一直存有两种误区:其一是疏离文学、突出表演技艺,使得戏曲成为内容空洞的程式展示;其二是在舞台上以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现代
知识女性的理性精神:也说《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
作者:姚品文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性精神  牡丹亭  知识女性  吴吴山三妇  杜丽娘  汤显祖  明清之际  评点本  西厢记  理论研究 
描述:汤显祖研究中不少学人注意到了明清时期女性读者对《牡丹亭》的强烈反响,并进行了研究和积极评价,其中突出了《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还魂记》(以下简称三妇评本)。这是汤学领域新的开拓。《汤显祖研究通讯
《才子牡丹亭》作者考述:兼及《笠阁批评旧戏目》的作者问题
作者:华玮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青散记  汤显祖  戏曲研究  作者问题  戏曲批评  考述  杜丽娘  东亚图书馆  北图本 
描述:批语及各种附录(包括《笠阁批评旧戏目》),内容包罗万象,又引经据典,涵盖面遍及诗、词、曲、小说、历史、理学、佛老、医学、风俗、制度各方面;且数量庞大,都约三十万言,远远
从两情相“悦”到两情相“隔”:《西厢记》与《牡丹亭》的两个
作者:孙陆军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西厢记  爱情婚姻  崔莺莺  张生  老夫人  情感世界  柳梦梅  世俗文化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是元明时期两大爱情名剧,它们在情感的形态、性质及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本文拟从以上几个层面对两部经典名剧的不同内涵做出分析和比较,并探讨产生这些重大差异的深层原因。
为古老昆曲找回青春:由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进高校演出所想到的
作者:孔德鹏  来源:文化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昆曲艺术  牡丹亭  高校  传统文化  传统艺术  人文教育  高雅艺术  素质教育  古典美学 
描述:素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迄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昆曲艺术文辞典雅清丽,曲调清新婉转,有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和表演艺术传统,是古典美学和传统艺术的精
传统经典的青春再现: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研讨会综述
作者:詹怡萍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现象  研讨会  传统经典  昆曲艺术  中国艺术  青年观  研究员  杜丽娘  戏曲研究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于2004年4月完成了重新排演,两年间巡演于两岸四地,演出多达66场,2005年4月8日至10日和2006年4月18日至20日两度来到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演出,引起海内外戏曲界和文化界
从文本功能的角度谈戏剧翻译的策略:以《牡丹亭》英译为例
作者:杨蒲慧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翻译批评  文本功能  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理论  翻译理论  戏剧  翻译方法  翻译研究  功能理论 
描述:作的方法,同时也为翻译研究、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标准化、具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莱斯文本理论的阐释及牡丹亭翻译的实例分析,指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对戏剧翻译英译的指导意义。
青春靓丽 至情无敌——记白先勇倾情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卢炜  来源:观察与思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杜丽娘  至情  昆曲  爱情主题  文化融合  苏州  文化积淀  柳梦梅 
描述:中的中国根。著名的游子作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昆曲之旅》中如是说:“有时候想(家)得特别厉害,可是这个家呢,既不是在桂林,也不是在台北,当然更不是在纽约。这个家并不是具体的家、具体的房子,那它究竟是什么?我想是文化的归宿。我觉得昆
青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饰演者沈丰英的另类形象
作者:冷桂军 姜华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形象塑造  观众  音乐性  演员  类形象  黄梅戏  动作  主演 
描述:看过沈丰英主演的青春版《牡丹亭》的观众,都会被她所塑造的柔情似水的杜丽娘所感动。幽雅的气质,恬静的神情,优美的仪态,如梦
让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活在舞台上——评《牡丹亭》的改编本《杜丽
作者:贾庆申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改编本  牡丹亭  中国古典戏曲  封建礼教  改编者  游园  柳梦梅  古典名著  舞台 
描述:的《牡丹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