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试论王英琦散文的艺术特色
作者:张继红  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试论王英琦散文的艺术特色
刘绍铭散文(三题)
作者:刘绍铭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刘绍铭散文(三题)
《周礼正义》中的“散文”、“对文”研究
作者:钱慧真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正义》  散文  “对文” 
描述:并启示我们,汉语词汇研究必须结合词语运用的具体语言环境,必须考虑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从《文辨》看王若虚的散文观念
作者:王永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若虚  散文观念  文章  王安石  宋代  醉翁亭  作品  宋人  金代  文字 
描述: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河北槁城人。他是金代末年著名的学者、作家,与元好问比肩的诗文批评家,有《滹南遗老集》传世。王若虚"文以欧、苏为正脉",其文章创作崇尚自然、平易。他擅长谈辩,议论公允透彻。"李右司之纯以辨博名天下,
秦观记人散文艺术特色探析
作者:田泳锦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人散文  秦观  艺术特色  陈师道  人物形象  北宋  王氏父子  叙事文学  传奇色彩  王安石 
描述:程杰先生说:"秦观是宋代一位才情焕发而思想复杂的词人。"①笔者以为,把此句中的"词人"换成"散文家"也是恰当的。因为,秦观才情焕发,不仅在词,而且在诗、文等方面也是成就斐然。北宋肇在《荐章处厚、吕
帆-孙徐春和他走过的艺术道路(续)
作者:桂秋虹  来源:上海文化艺术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帆-孙徐春和他走过的艺术道路(续)
艰难的精神跋涉:刘绍隽和他的表现主义油画
作者:水聿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现主义  都市人格  语言逻辑  跋涉  文化现象  新表现主义  文化批判  大众符号  文化品格  孤独的个体 
描述:艰难的精神跋涉——刘绍隽和他的表现主义油画刘绍隽,就蜗居在我们这座江南大都市的一个角落。多年以前他便辞去了公职,然后一边打工(画广告牌,写美术字)谋生,一边搞自己的先锋创作。打工营生的时候,他天天
王衡和他的杂剧-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
作者:徐朔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昆山腔  杂剧  宜黄腔  太仓县  江苏省  南戏  南曲  魏良辅  海盐腔 
描述:的相异之处看来可说形同水火,差异极大;但它们都是南曲,很多曲牌彼此相同,只是各有自己
帆-孙徐春和他走过的艺术道路(续完)
作者:桂秋虹  来源:上海文化艺术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帆-孙徐春和他走过的艺术道路(续完)
感天动地说王谦--一个肢体残疾人和他特殊的跨世纪壮举
作者:周冬霖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肢体  跨世纪  1999年8月  人和  残疾青年  永久性  襄樊市  湖北省 
描述:国力尽匹夫志、位卑不敢忘国忧》为题,就此行向父老乡亲们进行了庄严宣誓。随后,他在深寓“归”意的龟山脚下虔诚地跪地取了一盒土、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汲取了一瓶象征“和平”之水,便开始了他驾车走中国的征程。邮政部门专门为此发行了一套题为“中华民族幸福生活”的两千份极限封首发仪式;湖北省和武汉市的有关领导和许多社会知名人士专门赶到现场为他送行。按计划,他将走遍全国34个省市区(含台湾)约600多个中等城市。他随身携带2000米长绢,沿途征集56个民族代表人物就祝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的万人大签名;每到一个省级城市,他将在其最具民族文化意蕴的山川和水域跪地取一盒(和)土、掬一瓶(平)水。他将在如愿赴台湾作环岛旅行时,在阿里山种植一棵橄榄树,在日月潭掬一瓶相思水。所有的水土届时将收藏在按《中国行政区划地形图》特别制作的盒瓶中,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