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即理:阳明心学对《牡丹亭》情理关系的影响
作者:丁芳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 
描述:成的哲学转向深有关系。心学主张本心至善,反对视理与气为对立存在的两物,以致客观上为"恶"的存在提供论证。在心学学者看来,未迁于外物、发乎本心的真情、深情即是纯善的,与理乃"为物不二"的关系,即理
论汤显祖“为作使,劬于伎剧”思想的成因
作者:储炎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达观  作使  劬于伎剧  禅学  儒家救世情结 
描述:实际影响等等因素的交互,最终坚定了汤显祖"为作使,劬于伎剧"的人生道路。
晚明狂禅风潮与汤显祖的“至”理念
作者:柳旭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时期  汤显祖  狂禅  风潮  居士佛教  阳明心学  文学思潮  兴盛 
描述:明季,佛教丛林出现了“混融三教”的局面,居士佛教亦极为兴盛,以“良知”为本体的阳明心学应时而生,并于晚明时期发生流变,衍生出“似儒非儒、似禅非禅”的“狂禅”风潮。在此狂风禅韵的浸润下,汤显祖的“
一样别梦两样:李煜、晏几道梦词解读
作者:刘欣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D刊 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煜  晏几道  梦词  内容指向  情感基调  抒情方式 
描述: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词人晏几道在词史上皆占有一席之地,且都以情见长,其作品中强烈的抒情性一直是词论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拟从两人的梦词切入,比较其内容指向、情感基调和抒情方式的差异,从而显示两住词人不同的风格特色.
从常用意象看晏几道词中“”的遥远与虚幻
作者:吴昀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意象  书信     
描述:晏几道的小山词虽取境狭窄,但他在小令中呈现出的至情世界让他在词界占取一席之地。小晏词多抒发离别与追忆的愁怨,所用意象集中在书信、酒和梦上。这些意象使小晏词的体现出一种与现实遥远相隔,不可触碰的虚幻
臧懋循改編評點《還魂記》呈現之學批評及其意義
作者:陳慧珍  来源:戲曲學報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湯顯祖  牡丹亭  還魂記  批評 
描述:道,因此音律的辨正可說是臧懋循改編《牡丹亭》之首要目的,故本文將研究焦點集中於學方面,透過對於臧懋循改評本《還魂記》中更動曲牌、刪改文等動作的詳細分析,結合眉批的說明,深入探究臧懋循對湯顯祖
系临川文化:抚州师专80年代以来临川文化研究综述
作者:张世俊 黄建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文化  研究综述  抚州师专 
描述:本文对我校80年代以来进行临川文化研究的状况作了全面回顾,从研究指导思想、研究阶段、研究队伍、研究阵地、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不足等方面给予了综合评述,并对我校今后的临川文化研究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粉墙·花影·诗思·琴 精心打造新版昆曲《玉簪记》
作者:翁国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玉簪  牡丹亭  白先勇  女主人公  新版  韵律  经典  舞台  海峡两岸 
描述:粉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抱琴弹向月明中,香袅金猊动,人在蓬莱第几宫。高雅的词,充满韵律的词格,让昆曲《玉簪记》成为明代中叶以后杭州人高濂创作的一部经典传奇,成为昆曲极盛时代产
到深处剧亦真:从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解读白先
作者:刘奔  来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新版《玉簪记》 
描述:心对主人公的体察与观照方面有待改进.
成梦,因梦成戏——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虚拟  虚拟  写意空间  写意空间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