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天文观探微
作者:张闻玉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天文    天人合一  郑氏  土圭  周礼  探微  天象  日月  阴阳观 
描述:现存的《三礼》、《毛诗笺》几种所反映的古天文观做些初步的探讨,希望于有关学术之研究有益。
汉末世风与经学
作者:李健国  来源: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易》  两汉经学  《三礼》  《周礼》  社会科学版  汉末 
描述:部分士族屈志求全,颂德献符
礼学二题
作者:刁小龙  来源:书目季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藏兵  用兵  五祀 
描述:礼学二题
《三礼》与辞书释义
作者:骆伟里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辞源》  《汉语大词典》  《周礼》  辞书释义  《仪礼》    辞书编纂  路寝 
描述:《三礼》与辞书释义骆伟里《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汉初并无《三礼》之名(《周礼》称《周官》,《仪礼》但称《礼经》,即今《仪礼》十七篇),自东汉经学大师(字康成)遍群经
《周易康成
作者:郑振峰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易  《易》学  王应麟  集大成    王弼   
描述:《周易康成》一卷,,王应麟辑。初从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从马融受费氏《易》,故其学出入于两家之间,其所撰《周易》堪称两汉《易》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魏晋以后,与王弼《周易》并立国学
“三礼”胥字
作者:元鸿仁  来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  《说文》  古今字    《十三经注疏》  同源通用  《周礼》  《辞源》  《仪礼》  方法论 
描述:依《十三经注疏》,《周礼》、《仪礼》、《祀记》中共用胥字达一百五十个左右,注释一脉相承,其义接近.如:《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胥有十二人,徒有百二十人.”:“胥读如諝.谓其有才智为什长.”
《周礼·大司徒》一则质疑
作者:季恒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诸侯    食者  卿大夫  土地  分封制  土圭  先王   
描述:记·王制》所说“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合,孰是孰非,或二者皆非,须作
《周礼》“若今”例研究
作者:张鹏飞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若今”例  训诂方法 
描述:《周礼》大量运用若今例,解说自周至汉发生了变迁的典制、名物、风俗、事类等。在以今释古方法论下,若今例有效地廓清了概念古今名实的变迁、被释语与释语间前后不一致、古今不对等的逻辑对应关系等问题,蔓
关于注释中“读为”“读如”的再思考
作者:张能甫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周礼》  “读若”  《仪礼  语言环境  释义  拟音  术语  礼记 
描述:关于注释中“读为”“读如”的再思考张能甫“读为”、“读如”这两个术语,前人如段玉裁、王力、洪诚等都有研究,但是都不太令人满意。段玉裁在他的《周礼汉读考》中,严格确定了这二者的区别:“读为”表示易
东汉隆礼之势的形成以及的重尚礼学
作者:马育良  来源:南都学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隆礼  尚礼  《三礼》  宗法贵族  礼乐  马融  古文经学  郑氏 
描述:东汉统治阶级重尚礼治;东汉古文经学至时盛极,郑氏亦以礼学为重,孔颖达云:“《礼》是学”。唐晏《两汉三国学案》(下称《学案》)卷7:“然统康成一生著述而论之,《三礼》实为专长。”皮锡瑞《经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