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之辨
-
作者:汪秋明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 褒禅山 花山 山名 梦溪笔谈 辨认出 王安石 安徽省 碑文 古诗文
-
描述:“文”“文”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
-
封邑邦国方辨
-
作者:金兆梓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部落 甲骨文 说文解字 同义 会意兼形声字 本义 恩格斯 段玉裁 周礼 解释
-
描述::"国,谓王国;邦国、诸侯国也。""邦国"不就是"爵诸侯之土"吗?那末"封"也即是邦国,而"封"和"邦"、"邑"、"国"也就都可互训。这四字不但可互训,而且都可互用。"尚书""康诰"序:"邦康叔。""分器"序:"邦诸侯。""蔡仲之命":"乃命诸王邦之蔡。"这明明就是"封康叔"、"封诸侯","封之蔡",都是
-
“柴”“些”考辨
-
作者:刘付靖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尧典》 “些”字 《管子》 《招魂》 《山海经》 昊天上帝 《说文解字》 楚方言 《韩诗外传》
-
描述:一、《周礼》以“实柴”释“”“燎”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以下一段话:“以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沈祭山林川泽。”①上文中的“以沈祭山林川泽”,郑玄注:“祭山林曰埋川泽曰沉顺其性...
-
东坡书简人物辨
-
作者:张志烈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阳县 苏轼 《东坡题跋》 书简 刘禹锡 中华书局本 元丰 时空座标 《心经》 王安石
-
描述:由于文献传存中的差错等原因,东坡书简中涉及的一些人和事到今天往往已不太清楚。经考证,《与陈大夫八首》中的陈大夫即陈君式,《与李通叔四首》中,书一、书二、书三都是写给李康年的,只有书四是写给李通叔的,二李非一人;《与康公操都管三首》中的康公操应是王公操,“都管”为“都官”之误
-
陆氏心学辨
-
作者:王德有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 本体论 心学 普遍法则 认识论 哲学体系
-
描述: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以主观唯心主义冠陆氏的哲学体系,则不可以不辨。分析其整个思想体系,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陆九渊的哲学在本体论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因素。
-
麻姑考辨
-
作者:曹红亮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姑 麻姑山 神仙传 列异传 葛洪
-
描述:麻姑是道教著名的女仙,现可考的关于麻姑的最早记载见于《列异传》蔡经条,而麻姑形象的确立是在葛洪的《神仙传》中,后代关于麻姑的记载多源于《神仙传》。麻姑原型应当是远古流传于中国东方或南方的一个女仙。麻姑与南城麻姑山关系的确立是在唐玄宗时期。此后,麻姑山及其传说才开始名扬天下。
-
“八大山人”含义辨
-
作者:吴炼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处世哲学 含义 别号 清代人 曹洞宗 明末清初 江西佛教 立身 禅宗
-
描述:八大人觉经,遂以自号二位前哲与八大山人均有交往,又为其作
-
《牡丹亭》蓝本问题考辨
-
作者:向志柱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蓝本问题考辨
-
《牡丹亭》英译考辨
-
作者:王宏 来源:外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英译 白之译本 张光前译本 汪榕培译本
-
描述:不同译者所持的翻译理念、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对译本的影响,探究译介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的最佳模式。考虑到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笔者提出,"借脑共译",由中国译者和国外汉学家各取所长,合作翻译,再"借船出海",由国内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联合出版,是未来《牡丹亭》英译的新路径。
-
苏词辨伪
-
作者:邹同庆 王宗堂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堂诗余》 《全宋词》 东坡词 叶梦得 黄庭坚 《乐府雅词》 欧阳修词 周邦彦词 《珠玉词》 毛本
-
描述:苏词辨伪邹同庆,王宗堂近年来,我们在纂著《苏武词编年校注》时,发现苏轼与他人重出词近百首。其中有四十多首是苏轼词误作他人词;有十余首因现存文献不足,尚难断定是苏轼作或是他人作,只好暂作重出互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