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谈唐宋词抒情主人公的辨析
-
作者:沈义芙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抒情主人公 词人 唐宋词 晏几道 王正 辛弃疾 “吾” 数语 归程 咏物
-
描述:有的则是互相矛盾的;即令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代表词人自己,也不拘定是词人的实人实事,往往比诗有更多的假托和虚构。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形极易造成混乱,甚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正确辨析词中抒情主人公
-
汤显祖戏曲与弋阳腔关系辨析
-
作者:程芸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弋阳腔 关系辨析 海盐腔 戏曲研究 昆腔传奇 临川四梦 相互影响 晚明文人 剧种
-
描述:一问题之缘起汤显祖戏曲的写作腔调是汤学中争议最多的焦点,也是声腔剧种史领域的一个难题。之所以如此,除了缘于问题本身的复杂,可能也与一种普遍的研究思路有关:一般而言,研究者往往试图先描绘出晚明声腔剧种的时空分布图,然后再从其间寻找《临川四梦》的位置。但由于文献的缺失,以及南
-
伶伦作律之真假辨析
-
作者:李傲雪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 伶伦 王安石
-
描述:伶伦,传说中的音乐人物,亦称泠伦,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乐官,是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
-
陆九渊“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本义辨析
-
作者:刘化兵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陆九渊 孟子 本心
-
描述:说特点的精确概括,同时也是对朱熹强调读书并传注六经行为的否定。
-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方法 陆九渊 学思 心学 “六经注我” “格物” 学术理路 相统一
-
描述:陆九渊倡导的“六经注我”不属于文本诠释方法,而是一种为学的路径。陆九渊对“读书”、“格物”、“穷理”、“道德本心”诸问题的分析,透显了他力图使“尊德性”与“道问学”相统一的学术理路,
-
王安石“不豫道揆”思想辨析
-
作者:胡金旺 来源: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不豫道揆 大宰 小宰
-
描述:王安石认为大宰与小宰的职责要求不同,以道揆事是大宰的职责,而小宰的职责就是按照事情的规则来办事,与大宰首先和主要"以道揆事"的要求不同。因此,就说小宰"不豫道揆",这种思想显然是为新法的推行做张本与辩护的。
-
花蕊夫人宫词作者再辨析
-
作者:魏红翎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蕊夫人 词作者 《十国春秋》 作者问题 王安石 浦江清 北宋 宫词
-
描述:花蕊夫人宫词最早为北宋王安石之弟王安国奉诏校定蜀楚秦三地献书时所得,北宋以下各家几乎无一例外认定其作者为后蜀孟昶之妃。即《十国春秋》所言:“慧妃徐氏,青城人。幼有才色,父国璋纳于后主,后主嬖之,拜贵妃,别号花蕊夫人,又升号慧妃。”直至现代,浦江清先生提出疑问,宫词作者问题才平地起波澜。
-
《周礼》书名、作者和时代疑案辨析二则
-
作者:王庆元 来源:中国训诂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到今文学家的攻击:“时众儒并出,共排以非是”(贾公彦《序周礼废兴》引《马融传》),至郑玄时,又有林孝存(即临硕)、何休等竭力否定:“故林孝存以为武帝知其末世渎乱不验之书,故作《十论》、《七难》以排弃之.何休亦以为六国阴谋之书.”到了宋代胡安国、胡宏父子竟“以为是王莽令刘歆撰”(《朱子语类》卷八十六),这就是最早的“刘歆伪造”说.
-
宋代歌妓词的内容和思想辨析研究
-
作者:罗钊 来源:芒种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妓词 周邦彦 文人士大夫 宋代文人 作者 欧阳修 思想意义 晏几道 宋朝 气质
-
描述:所以为歌妓作词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
陆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儒
-
作者:周薇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异端 援佛入儒
-
描述:由这个角度考察的结果是:陆九渊并不排佛,认为佛教不是异端;其心学本体论和工夫论都吸收了禅宗的主要思想,尤其是本体论思想对儒家哲学作出极大的贡献;并比较禅儒两者的思想的异同点,得出了禅儒本质的不同:前者出世超越善恶,后者入世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