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神辨踪
-
作者:廖奔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神 二郎神 唐明皇 汤显祖 田元帅 中国戏曲 艺人 历史演变 宜黄县 乾隆
-
描述::大多数地区的声腔剧种供奉老郎神,而一些地区又有自己区域性的戏神,例如福建的田公元帅。
-
《辨奸论》批注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大地主阶级 司马光 唯心史观 北宋王朝 攻击 反革命 法家 革命经验 北宋时期
-
描述:前言《辨奸论》是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大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御用文人邵伯温,托名苏洵伪造的一篇攻击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谤文,是一株尊儒反法的大毒草。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法家
-
辨伪史略
-
作者:张涤云 来源: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书 《尚书》 窗户 帽子 文化 伪书 《周礼》 《毛诗》 诸子百家 《论语》
-
描述:还没发明出这样那样的“帽子”,不然我想也不会有那么些人(扌通)窗户纸。
-
“文”字辨
-
作者:李晋林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说文解字 纹理 线条 本义 花山 文字 交错 褒禅山 看法
-
描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中的两个"文"字,有不少人认为难以理解,现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据《说文解字》解"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
-
“卒”义辨
-
作者:王炎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语文课本 高级中学 解释 参考书 尔雅 死亡 注释 浮图
-
描述:“卒”为:“古指大夫死亡及年老寿终。后为死亡的通称。”把“卒”释为“死或死后”,直接说明了慧褒
-
“诗餐”辨
-
作者:庄敬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万里 南宋诗人 王安石 唐诗 早餐 欣赏者 轶事 半山 可读 客体
-
描述: 诗可吟,可诵,可读。有道是,好诗不厌百回读。然而却从未听说过——诗可餐。近读几位诗人轶事,始知诗亦可作餐。南宋诗人杨万里,读唐诗着魔,诵半山(王安石号)集入迷,竟以诗“当早餐”:
-
“成均之法”辨
-
作者:郑祖襄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十二律 董仲舒 郑玄注 《周礼 黄钟 音高 中国古代 黄翔鹏 制作过程
-
描述:“成均之法”辨
-
明清辨伪学的发展
-
作者:牟玉亭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辨伪学 《考信录》 《左传》 胡应麟 古文尚书 《古今伪书考》 考辨 《周礼》 明清 《史记》
-
描述:、政治、科学等各个方面,鱼目混珠,真伪难辨。要科学地利用古籍,首先就要辨别古籍的真伪。古今学者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因此,在文献学史上,随着伪书的产生,就开始了辨伪的历史。从先秦时期学者不自觉
-
“当”非“当子”、“档子”辨
-
作者:王荣声 王玉声 来源:档案学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现代汉语 二十五史 古代文书 《档案学研究》 《周礼正义》 《经传释词》 《万有文库》 文化交流 复音化
-
描述:“当”非“当子”、“档子”辨王荣声王玉声侯传学在1994年第4期《档案学研究》《档案名义考析》一文中,根据《周礼》郑注:“贰之者,写副当以授六官”的记载,释“当”为我国古代对文书的通称,并认为:“称
-
明代辨伪学初探
-
作者:文伟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辨伪学 宋濂 胡应麟
-
描述:明代辨伪学是中国辨伪学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据了相当显著的地位。这一时期参与辨伪的人数之多和学术成就之大远远超过前代,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这一时期是辨伪学史上最光辉、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