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1)
报纸(64)
会议论文(1)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2)
地方文献 (14)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3(7)
2012(15)
2011(17)
2010(8)
2001(5)
1997(2)
1996(2)
1994(1)
1990(1)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7)
其它(2)
昆山日报(2)
怒江报(2)
澳门日报(1)
钱江晚报(1)
明日风尚(1)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四川烹饪(1)
语文建设(1)
《周礼》“察狱讼”之官:“士”官辨析
作者:温慧辉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孙诒让  狱讼  职官  司寇  编撰者  刑法  晏子春秋  正义  古籍出版 
描述:在《周礼》编撰者设计的职官体系中,设秋官主刑,佐君主以刑法治理万民。作为六官之一,大司寇亦为刑官之长,其属官包括小司寇、士师、乡士、遂士等64个职官。对于《周礼.秋官》的官司机构,学者看法不一:当前出版的法律制度史著作,大都是按照后世的模式来描
破坏与重建:“男”穿越小说的永恒主题
作者:胡峡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青少年读者  重建  西游记  破坏  历史进程  社会秩序  王安石变法  男主人公  发展进程 
描述:2004年第一部穿越小说《梦回大清》开始在晋江原创网连载,该书作者金子当时仅24岁。由于该书想象力丰富,情感描写细腻,很快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自此穿越小说点击量节节攀升,如穿越小说《新宋》,仅在幻剑书盟的点击量就达到了700余万。
基于成分聚类分析的美国黄松引种区划方法
作者:王荣繁 唐德瑞  来源:北方园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国黄松  引种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描述:行对比。结果表明:成分-聚类分析法既可以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合理地分类,又能对各类优劣程度做出综合评价,能充分反映适宜美国黄松生长的气候情况,与美国黄松实际生长情况比较后,验证了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吴澄的卦统、卦、卦变说
作者:杨效雷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卦统    卦变 
描述:、巽、艮、兑。卦中有艮、兑,先看是否属十二消息卦。如属十二消息卦,则艮、兑以中爻为主;如非十二消息卦,则艮、兑以上爻为主。震、巽、良、兑自相重之卦,以上卦定卦;震、巽、艮、兑互相合之卦,除颐、大过
覆岩关键层断裂规律研究
作者:郭晓强 窦林名 陆菜平 何江 吕长国 刘彪  来源:矿业安全与环保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关键层  纳维叶解法  张性断裂  矿山压力 
描述:始张性断裂,继而短边中点断裂,符合"O—X"型断裂形式;通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实测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长边破裂时上、下部工作阻力上升,继而短边破裂时中部工作阻力上升。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官
作者:蔡林波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太一  道士  《魏公谭训》  生平事迹    陈景元  道教史 
描述:,并曾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其生平事迹颇为不凡,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道教史人物。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宫
作者:蔡林波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陈景元  道士  太一  东京开封  朝廷  生平事迹  亳州  道教史  二十年 
描述:,并曾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其生平事迹颇为不凡,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道教史人物.
星移物星汉灿烂悠悠千年在前大江东去大浪淘沙翩翩黄鹤依旧:
作者:鹤声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曲教学  作曲家  新作品  星海音乐学院  星移  经验交流会  星汉  黄鹤  室内乐  大浪淘沙 
描述: 1998年11月23日至26日。 武昌。 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由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共同主办,武汉音乐学院承办的“’98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暨作曲教学经验交流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对情“持易之关”与晚明对新理性的渴求:[汤显祖]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文学研究  中国  明代 
描述:对情“持易之关”与晚明对新理性的渴求:[汤显祖]
清代转运天津截漕述论:以雍正二年运至通州为例
作者:李俊丽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代  漕运  《漕行日记》  李绂 
描述:清代,从东南地区运往北京、通州及边陲的漕粮时常由于漕船迟至、北运河不畅等原因被截留在天津,这些截留在天津的漕粮会在适当的时候再行转运。记载转运天津截漕过程的史料很少,雍正初年曾任兵部侍郎的李绂在其文集《穆堂别稿》中留下了一篇日记,详细记载了雍正二年转运天津截漕至通州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