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8)
报纸(2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28)
地方文献 (6)
才乡教育 (1)
文化溯源 (1)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
2013(11)
2012(19)
2011(17)
2010(10)
2009(12)
2008(8)
2007(4)
2006(9)
2003(3)
按来源分组
师道(2)
吉林教育(2)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1)
语文教学之友(1)
中国美术馆(1)
现代教学(1)
中小学管理(1)
中国烹饪(1)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
现代教育报(新闻周刊)(1)
学校不应是一个枯燥的环境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中学生文摘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校  公立中小学  环境  学生  教师  美国  教学质量  课桌  网络  教学目的 
描述:学校不应是一个枯燥的环境
教学成就应是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标准
作者:姜学洙  来源:教学与管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教学  职称评审  教学水平  教学质量  主要标准  工作任务  科研能力  评审工作  教学工作质量  科研论文 
描述:在学校中,教师的职称最集中地反映教师的能力、水平、荣誉和地位,每位教师都非常重视自己的职称问题,都希望早日获得与自己的知识、才干和能力相应的更高一级的职称。
制度,还是制度:访资阳中学副校长刘绍奎
作者:张晓萍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度化  学校管理  中学校长  情感因素  班主任  四川教育  资阳  管理模式  教学质量  年轻教师 
描述:"字。
数学教师理应是数学题目的编制者
作者:沈超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  数学题  自主命题  教学行为  教学能力  教学质量  了解学生  教学要求  试卷  准确把握 
描述:教师是命题者,这本毋庸置疑,因为编制数学题是小学数学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也是教师基本的教学能力.命题不仅仅是检测学生学业时编制试卷的需要,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根据教学要求编制各类题目.然而,教师无需命题,甚至不会命题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就应该引起警觉.
白云黄鹤下的“美丽人梯”:记武汉市汉江区中学政治教研员唐银平
作者:楚竹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研员  武汉市  中学政治  老师  黄鹤  青年教师  教学质量  白云  女教师  学科带头人 
描述:看到唐老师QQ空间里那张题为"09清明垄上行"的照片,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想不到,这位13年前就开始在本刊崭露头角,发表了《谈谈法律与道德的"三个互相"》等多篇文章的女教师,不仅容貌清秀,衣着竟也时尚。周日,我登门拜访,她正系着围裙炒菜。
作业应是学生的幸福体验
作者:凌岚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业设计  培养学生  课堂教学  重要环节  教师  教学质量  体验  教学体系  教学过程  课外活动 
描述: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也应当顺应课改要求,展现出全新的形态。孩子们的成长不应以
好校长应是一名好老师
作者:金甫  来源:中小学校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长  教师  教学规律  教学管理  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  深入课堂  教学质量  学校工作  教学问题 
描述:挥者、监控者、旁观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
校长应是导演而不是演员
作者:王敏勤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课堂  教学改革  民办学校  教学质量  导演  教学工作  演员  教学模式  教师队伍 
描述:学校在教学方面的行政力度就达不到。
有数课堂应是一个“方、张、松”的课堂
作者:韩国存  来源:浙江教育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有力  充满张力  追求轻松  有效课堂 
描述:有效课堂是当前教育界广大教师所迫切追求的,但对于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大家则莫衷一是,本文认为有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教学有方的课堂、充满张力的课堂、追求轻松的课堂。这不失为一家之言,值得玩味与探讨。
课堂质疑转化为有效的“课堂生成”的实践研究
作者:胡素群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研究  课堂生成  课堂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教学  爱因斯坦  陆九渊  学生 
描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一阶段目标的设立无疑对学生是有益的。宋代陆九渊就曾经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爱因斯坦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