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阅读训练
-
作者:曹志正 来源:新高考(语文数学英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言文 项羽 汉军 江东 阅读训练 李清照 王安石 巨鹿之战 乌江 诸侯
-
描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
-
西楚霸王项羽形象分析
-
作者:娄晓凯 来源:心理世界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项羽本纪 江东 刘邦 人物形象 诸侯 史记 政治家 形象分析 王安石 中国文学
-
描述:马生涯中,他既表现出骁勇善战、所向无敌
-
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中)──《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
作者:阎步克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周 周礼 梁武帝 皇帝 诸侯 复古 宗经 制度创新 尊君 郑玄注
-
描述: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中)──《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
说“九锡”
-
作者:蒋宗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公羊传 王莽 公元年 三国志 身份地位 功臣 诸侯 周礼 文献记载 汉武帝
-
描述:据现有文献记载,古代封建帝王尊礼殊勋功臣的最高礼遇是九锡。(锡即赐。《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不过,透过历史的迷雾,更确切地说,九锡表面上是帝王遵礼殊勋功臣,实际上往往是左右朝政的权臣自行议奏进
-
《蒹葭》题旨多解考辨
-
作者:孙建虎 王佳玲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蒹葭 毛诗序 诗经分类 清代学者 学术史 周礼 朱熹 美刺 诸侯 宋代
-
描述:一、美刺之说这是学术史对《蒹葭》题意最早的定位。《毛诗序》说:"《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1]东汉郑玄《诗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
-
克罍、克铭文及其有关问题
-
作者:陈平 来源:考古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保 铭文 周王 西周金文 命辞 召公 周礼 纪要 考古 诸侯
-
描述:相关问题》一文(以下分别简称为{纪要》、《简报》和《问题》)。笔者
-
正里正乡正正朔
-
作者:许国申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数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朔 左传 旧唐书 后汉书 名词 周礼 诸侯 世说新语 端正 大戴礼记
-
描述:以内的官员;酒正——酒官之长。再如: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书·说命下》)里正——战国时秦国居民区一里之长。北宋时期,里正、户长负责"课督赋税",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乡正——古官名,乡大夫。隋、唐以五百户为乡,置乡正一人,亦称乡长。如:二师令四乡正敬享,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左传·襄公九年》)赋洒其币,乡正保贷。(《逸周书·大匡》)使四乡正敬享。保而后贷,防奸欺也。(《春秋传》)
-
论语《八佾篇》
-
作者:暂无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释义 季氏 原文 子曰 卿大夫 周礼 诸侯 君子 论语
-
描述:【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释义】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
-
诚信篇
-
作者:所善 来源:初中生之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诚实守信 宋真宗 品质 商鞅 诸侯 流传 中国 黄金 立木
-
描述: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
孔林由谁人栽植
-
作者:程广海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孔林 临终前 孔氏家族 周王朝 子贡 泰山 颜回 周礼 诸侯
-
描述:儿子孔鲤和弟子颜回先后死去,让孔子异常悲痛,身心受到沉重打击。他本想辅佐诸侯恢复周礼,建立一个统一强盛富庶的周王朝,但他的政治宏愿最终也没能实现。临终前,他让弟子子贡弹琴,自己和着琴声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