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略论《唐典》的编纂特色
作者:徐适端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设官分职  自注  会典体 
描述:互为经纬、动态记载一代典的崭新记述方法,为后世典专著创造性地运用自注作出了良好的范式;该书在历史编纂学上有着明显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七略》分法一析
作者:程磊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分法  七略  图书分类法  分类方法  九分法  事物分类  类目  四分法  周礼  左传 
描述:五行等《七略》中属第二级类目的东西单独为第一级类目,不也是可以的吗。《四库全书
义辨说
作者:彭声洪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义说    表现手法  毛诗序  三体  诗经  表现方法  周礼  三用  周代诗歌 
描述:赋、比、兴、风、雅、颂,《毛诗序》称义,《周礼》称“诗”,于是后人对“义”或“诗”就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各家的解释虽不同,就其大略而论,基本上只有“诗皆体”和“三体三用”两说。兹依次列举如下:
诗古义解
作者:奚柳芳  来源:汉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义  孔子删诗    周礼  艺术手法  诗三百  诗序  章太炎  诗歌 
描述:《毛诗》“义”之说,本于《周礼·春宫》:“大师……教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序》因之,称为“义”。郑玄注“诗”曰:“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试论先秦声教文化与诗之教
作者:徐丽鹃 赵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声教    巫瞽  周礼 
描述:色彩,使其与政治、伦理、道德观念融为一体。随着口传媒介的衰落,以及大司乐的乐教逐渐转向大司徒为主导的德教后,诗只能言义而不知声,“义”说代之成为后世政治诗学的经典阐述。
汉赋源于《周礼》“诗”之赋考
作者:鲁洪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汉赋源于《周礼》“诗”之赋考
从《周礼》一书略说宋代周礼
作者:李国玲 杨世文  来源:四川图书馆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经学  周礼 
描述:宋儒有赞美《周礼》者,也有怀疑《周礼》者。宋代的《周礼》学以熙丰变法为契机。由于《周礼》一书与王安石变法关系极为密切,围绕该书的学术争论渗入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诗经孟子周礼上的中国古代田及税法
作者:司印昌译  来源:师大月刊 年份:193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诗经孟子周礼上的中国古代田及税法
中国古代国土规划思想、理论、方法的辉煌篇章:《周礼》建国
作者:张慧 王其亨  来源:新建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国制度  生态  资源  环境容量 
描述:土之法等。同时,对相关的官制、田、邑及土地分配办法等作了详细分析.并强调指出环境容量是指导国土规划的核心。
周礼·大司徒》、《礼记·王制》封国之平议
作者:金景芳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大司徒》、《礼记·王制》封国之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