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月色的画梅生涯
-
作者:徐鬯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院落 顺德 广东 南京 更名 珠江 老人 梨花 晏殊 书斋
-
描述:谈月色(1891.12.19-1976.8.5),原名古溶,改名溶溶,取晏殊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意,又依温飞卿句:“惟向旧山留月色”,更名月色,号谈十娘,晚号珠江老人。书斋名曰:梨花院落、旧时月色楼,汉玉鸳鸯池馆。广东顺德龙山乡人,寓居南京四十年。
-
徐春梅 灌篮老妈
-
作者:Paul 来源:中国体育(中英文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作为一名“高龄”运动员,面对艰苦的备战训练和高强度对抗的比赛就要付出更多的辛酸和努力。39岁的徐春梅克服了运动伤病多、年龄大、体能差、恢复慢等困难。在训练中与年轻队员一样一节训练不落,咬牙坚持。
-
北方冬花应是梅
-
作者:刘建枢 来源:园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方 蜡梅 冬花 类梅花 露地越冬 大地园林化 根本途径 山川秀美 祖国 常绿树木
-
描述:锦。即使“已是悬崖百丈冰”,也“犹有花枝俏”。这俏花枝便是誉满寰宇的中国名花之首——梅。南方冬花尽是梅,北方为何无冬花?梅花亦应驻北方。这是彻底解决北方山川秀美大地园林化,实现四季花香的根本途径之一。
-
徐春梅:灌篮老妈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体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徐春梅:灌篮老妈
-
论梅鼎祚的戏剧批评
-
作者:陈晨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批评 梅鼎祚 戏剧作家 《玉合记》 中晚明 汤显祖 创造力 批评家
-
描述:入探讨,笔者不揣谫陋,立此为论。
-
精心物语 王英梅专栏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生活文摘·养生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己生活厌倦了的地方到一个别人生活厌倦了的地方”。工作累,娱乐也累,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我们从二十多岁开始工作,六十岁左右退休,人生最年轻力壮的时间是跟工作在一起;同时我们每天又把精力最旺盛的八小时时间拿给工作。也就是说,人生最美好的时间都是跟工作在一起的。如果人不能享受工作状态,而是觉得痛苦和厌倦,这样的自我纠结就会产生压抑感和负面情绪。长期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健康,因此不是拼搏和奋斗本身影响了健康,而是面对工作产生的不良情绪影响了我们的健康。假如我们能够享受工作和奋斗本身,适当的压力会调动肌体的积极性,这样的人反而是健康快乐的。 人们常常人为地将成功与快乐矛盾对立,是因为人们常常在奋斗和拼搏前,便已假定:“付出汗水”是不快乐的,于是陷入无可自拔的痛苦误区。
-
论梅尧臣与西昆体的关系
-
作者:陈庆艳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尧臣 西昆体 钱惟演 诗歌创作 诗歌写作 晏殊 科举考试 欧阳修 宋诗 变革
-
描述:缠多年,经历了从模拟到逐步脱离直至变革的转变。
-
浅谈《牡丹亭》中梅意象的继承与回溯
-
作者:潘攀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意象 梅意象 梅子意象 梅子意象
-
描述:《牡丹亭》中的梅意象既体现了对梅意象的传统内涵的继承,又呈现出其独特性,如非常重视对残梅意象、梅树意象和梅子意象的运用,其中对梅子意象的运用其渊源可回溯至《诗经.召南.摽有梅》,以上均体现出汤显祖
-
大龄男柳梦梅的丑事
-
作者:许冬林 来源:各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牡丹亭》 儒雅
-
描述:昆曲舞台上,柳梦梅的扮相实在是俊逸儒雅,女人爱,男人也爱。但是,翻开《牡丹亭》,总要惊讶,其实他不过就是一果农,兼以读书,常耍无赖。
-
关于柳梦梅和德斯坦的“性”格
-
作者:何志毛 来源:半月选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梅 杜丽娘 贵族女子 中国戏曲 牡丹亭 塞林格 场景 流氓 昆曲 礼教
-
描述:托朋友的福,花3个小时看了三分之一部昆曲《牡丹亭》散场后大家欷歔:没想到中国戏曲可以这么美!一场春梦何至于让人憔悴死去?还原旧时场景,恐怕还真的就是。被礼教绑得牢靠的女子,闺房里看见一只公蚊子也得当流氓一样驱逐,如不幸被那厮叮咬一口,都当如贞节受辱一样寻死觅活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