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5)
期刊文章(151)
会议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3)
地方文献 (78)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23)
2012(38)
2010(32)
2009(19)
2008(27)
2006(5)
1988(8)
1986(5)
1983(4)
1960(1)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6)
苏州日报(6)
姑苏晚报(5)
其它(2)
浙江学刊(1)
文艺研究(1)
江苏教育报(1)
宁波报(1)
体育情报(1)
天津人民出版社(1)
略论颂的政治倾向
作者:顾吉辰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倾向  庆历新政  政治态度  社会政治地位  变法派  熙丰变法  欧阳修  中央政府  神宗 
描述:态度究竟如何呢?它是研究颂的学者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不揣学识浅陋,仅就读书所得,谈点粗浅看法。
、王改诗的启示
作者:陈国魁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警世通言  故事  苏轼  学识  落黄  作品  作者  园林 
描述:《警世通言》中载有苏东坡替王安石续诗而贻笑大方的故事。苏轼自恃学识过人,一时兴起把王安石未完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軾诗簡論
作者:匡扶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北宋王朝  政治思想  王安石  政治局势  政治态度  社会矛盾  士大夫  神宗  惠州 
描述:容与某些藝術特征,作初步的探索,提出我一些極为粗淺的不成熟的看法,和同志們共同商討。倘因此而引起同志們的兴趣,展开爭論,并把这一工作繼續地深入下去;那末,这篇短文的任务,就算已經很好地完成了。
颂政治生涯述略
作者:黄曼萍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技史  政治家  王安石  宋真宗  政治生涯  学术界  公元  科学家  宋神宗  中央政府 
描述:界对颂的研究多集中于科技史上的成就和贡献,对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尚未见有专文发表。本文试图对此做些初步探讨。颂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22岁时与王安石同登仁宗庆历二年(公元
欧曾王散文比较
作者:吴小林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宋代散文  政治改革  战国策  五代史  散文创作  苏轼  王安石  文以明道  平易自然 
描述:宋代散文六大家的散文主张有相同处:主张文以明道,文道结合;强调文章联系社会现实;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但他们的散文主张也有相异处,这主要反映在对道的性质及道与文关系的理解有所不同。六大家的散文创作也有共同特色:内容充实、擅长议论、富有气韵、明晓流畅。但他们的散文创作又各具风貌,自成一家。
宋诗的地位与诗的地位
作者:张尹炫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唐诗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梅尧臣    《石林诗话》  苏武  舜钦  黄庭坚 
描述:宋诗的地位与诗的地位[韩国]张尹炫宋诗的历史地位宋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是唐诗以后的又一个艺术高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时代是四言体的时代,汉魏
洵、苏辙文学简评
作者:刘乃昌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张方平  六国  司马光  宋王朝  韩琦  王安石  文字  苏辙  形势 
描述:的研究,一些同志已做出了不少成绩。本文只是在这些新的成果鼓舞和启发下,应有关同志之约而临时涂写的两则短论。
相合于“道”
作者:杨胜宽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王安石  文集  韩愈  东坡  诗文革新运动  居士  阳文 
描述:多士方(讠华),而我独南。公曰“子来,实获我心。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又拜稽首,有死无易。(《苏轼文集)卷六十二)
西昆体与欧王
作者:张明华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昆体  涵养  欧阳修  王安石  苏轼  黄庭坚 
描述:惟演的轶事作为典故用进诗中;黄庭坚早年已学李商隐,其诗虽与西昆体不同,但在用典使事等方面化用了“体工夫”。
洵学术渊源辨析
作者:夏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渊源  学术思想  王安石  思想渊源  圣人之道  先秦诸子  早期儒家  理学  法家思想  考镜源流 
描述: 秦以前各家学术思想的发展,经秦始皇野蛮扫荡,董仲舒定儒术于一尊,过早地结束了它的黄金时代,迄至宋时,百家争鸣,诸说竞起的局面和气氛似已荡然无存。儒学换上了理学的新袍,再次确立了它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然黄宗羲、全祖望作《宋元学案》,博采诸家,考镜源流,揭示出无论刻板、保守之理学,或颇具新意的王安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