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揽深论 以实求新之作─—读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
-
作者:乔力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文学史 戏曲文学 古代戏曲 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 《笠翁十种曲》 中国传统文化 《牡丹亭》 社会科
-
描述:通揽深论以实求新之作─—读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乔力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纵览时下已出的多种文学史的戏曲部分,却是按体裁分代论述,难以构成自足的系统
-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 天 人 人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理 理 心 心
-
描述: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
刘绍棠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实破:《水边人的哀乐故事》的艺术特色
-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刘绍棠长篇小说创作的新实破:《水边人的哀乐故事》的艺术特色
-
“鬼可虚情,人须实礼”:杜丽娘形象的心理学分析
-
作者:朱伟明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阴影原型 人格面具 《牡丹亭》 心理学分析 汤显祖 柳梦梅 封建礼教 惊梦 感性生命
-
描述:十回的篇幅,则往往一笔带过。原因在于,不少研究认为,《牡丹亭》的精华,杜丽娘性格的闪光之处,都集中在前半部分,而“回生”以后的杜丽娘,则表现出更多地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一面,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所在。因此,现代有些《牧丹亭》的改编本,大都只演到“回生”为止。
-
实笔状景 虚笔画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
作者:茆文楼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实笔状景 虚笔画人——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
避实 写虚 清空 情真——评《瑶妃传奇》的当代审美意识
-
作者:阳熠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真 艺术精品 戏剧史 作品 当代人 李渔 审美意识 京城 创作者 汤显祖
-
描述:、元曲。这虽然是文体演变的规律,但却道出了一条法则:一旦表现思想的形式制约了内容,新的形式必然产生,内容总是寻求相应的形式为载体,以求统一和谐。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发展,静止状态
-
曾巩实系盱江门下高弟-故宫博物院藏南宋稿本提供新证
-
作者:宋友贤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新证 新证 师从李觏 师从李觏
-
描述:南宋胡舜举等人纂修之《盱江志》中明确记载:曾巩是李觏的学生。但晚出百余年的学者张渊微提出质疑。后世学者徘徊于两说之间,虽然以支持前说(胡舜举之说)者占多数,但亦时有杂音。文章力主前说,从七个方面回答了张渊微提出的疑问。其中援引了曾巩自己的诗文,以及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稿本这一更为有力的佐证。
-
《唐百家诗选》著作权争议的祛蔽与坐实:《唐百家诗选》的编选
-
作者:张佳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百家诗选 著作权争议 考辨
-
描述:一一剖析,找出其中隐含着的诸多矛盾,企图揭示从中推导出来的事实真相,把这个选本的著作权重新还给宋敏求。
-
《周礼·考工记》度量衡比例关系考
-
作者:李亚明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度量衡 比例 考工记
-
描述:观念以及词汇语义学原理按类聚合《考工记》度量衡单位,梳理先秦手工业度量衡单位系统,从度量衡单位的比例关系和成品的度量衡比例关系两个方面考察《考工记》的比例关系即比值关系。
-
《四书》、《五经》:从“考语文”到“考政治”
-
作者:王宏斌 来源:国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进士科 语文 四书 诗赋 五经 政治 孟子 王安石 文理分科 科举
-
描述:我这里有一份研究者开列的宋朝的主要考试科目表,这有点类似今天高考中的文理分科,但比文理两科可要多得多:进士科:《易官义》、《诗经》、《尚书》、《周礼》、《礼记》、《论语》、《孟子》等文学类书籍,初期更重考文学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