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芦溪街长:记芦溪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大队长刘绍萍
作者:李运球 李建军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巡警队伍  队员  职业道德建设  公安局  群众  巡逻  大队  吸毒人员  办公室  总工会 
描述:0年4月,他被评为萍乡市"十佳新人新事";2011年12月,他被省总工会授予"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个
人大代表手机号不应是隐私
作者:朱忠保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大代表  人大常委会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人民代表大会  隐私权保护  传统模式  群众  机号  固定场 
描述:媒体调查31个省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发现,很多省的人大常委会官网互动板块建设缓慢。代表与群众沟通仍然以调研、视察、走访等传统模式为主,群众无法通过手机、电子邮件等"点对点"方式联系代表
杨炳光的老区情
作者:廖金发 李少级  来源:源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沼气池  杨炳  推广利用  能源发展  中国农村  丰顺县  联合国  观察家  农村发展  群众 
描述:传至今。
大山的女儿:追记仙居县官路镇纪委书记王益群
作者:马跃明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仙居县  仙居县  纪委  纪委  村民  村民  群众  群众  红茄  红茄  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  村干部  村干部  高山蔬菜  高山蔬菜  记者  记者  大山  大山 
描述:初春的阳光,静静地照在寂静的仙居县官路镇后里吴村;山风掠过,不时传来一阵阵低号。听到记者为采访王益群而来,正在准备春耕的村民们,放下活儿、围了上来。"好人啊!我家造房子的地,就是她帮我们争取的。"一位叫吴冬香的老太太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当年我家种红茄没资金,她就塞
《红楼梦》回目语言探美
作者:刘永良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回目  目的语言  性格特征  《牡丹亭》  《西厢记》  艺术效果  曹雪芹  蛇影杯弓  中山狼  重音韵 
描述:《红楼梦》回目语言探美刘永良《红楼梦》的回目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研究界对此已有一些论述,但一般都谈得很宽泛。因此,本文拟就《红楼梦》回目的语言艺术之美,从音韵
试析李渔的戏曲语言理论
作者:丁放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语言  李渔  《牡丹亭》  《笠翁十种曲》  戏曲理论  《风筝误》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闲情偶寄》  宾白  戏曲创作 
描述:清代的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李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他编写的《风筝误》、《比目鱼》等剧本,称为《笠翁十种曲》,在当时的舞台上风靡一时,他的戏曲理论(主要集中在其《闲情偶寄》里的词曲部、演习部),则表明了他对戏曲艺术的精湛见解。这些见解,不仅对当时剧坛有很大影响,就是
外语教学的重点应是语言本身
作者:赖瑜  来源:大学英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语言运用  功能法  语言结构  语言形式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  母语习得  解放思想  发挥学生能动性 
描述:近一百多年来外语教学法大约每20到25年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末开始的直接法是对统治了外语教学2000多年的翻译法的批判和否定。2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法。这种方法在美国特别盛行,几乎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方法。20世纪40年代...
作家应是语言规范化的模范
作者:叶永烈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规范化  规范问题  夏丐尊  语文建设  叶圣陶  西方语言  文学语言  作文  作家  无标点 
描述:不合规范,读者看不懂,也就影响了作品的社会效果。作家“犯规”,往往并不是由于不懂文学语言的规范引起的。当年,叶圣陶、夏丐尊先生主编的《中学生》杂志,开设了“文章病院”,“入院”的“患者”都是中学生的作文。作家跟中学生不
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与美学特征
作者:杜文霞  来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语言  弹张性  联想性  联想  含蓄 
描述:模糊语言的根本特征是语义的弹张性与内容的联想性。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修辞效果、审美特征等都是围绕着这一特征进行的。语言交际目的的准确性原则是使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条件。联想是模糊语言的修辞灵魂,含蓄
明清传奇的语言与音律之流变
作者:许金榜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音律  语言本色  元杂剧  汤显祖  中国戏曲  艺术形式  作品  牡丹亭  本色论 
描述:作为一种合乐的、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语言和音律问题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它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