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34)
报纸(103)
学位论文(9)
会议论文(6)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6)
地方文献 (12)
地方风物 (5)
非遗保护 (4)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38)
2012(19)
2011(19)
2006(9)
2004(4)
1999(5)
1998(4)
1997(5)
1995(4)
1981(3)
按来源分组
财经界(2)
京江晚报(1)
民族艺术研究(1)
亚太传统医药(1)
父母必读(1)
花木盆景(1)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1)
家庭医学杂志(1)
办公室业务(1)
江西日报(1)
汝芳与佛教的因缘
作者:刘聪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汝芳  佛教  交往  十三年  净土信仰  佛学研究  太湖县  净土思想  嘉靖  万历 
描述:作为阳明后学中的代表人物,汝芳历来被认为与佛教交往密切,但少有学者专门考察其与佛教的交往经历。本文系统考察汝芳一生与佛教交往的过程,认可禅宗而反对净土的信仰倾向,以及时人对汝芳与佛教交往的看法
此石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看 石收藏漫谈
作者:石林  来源:卓越理财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收藏  民族文化传统  商品交换  苏东坡  金山寺 
描述:此石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看 石收藏漫谈
翰墨发香——记一代书法艺术宗师舒同
作者:王自强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们的宝贵财富,值得后人永远学习和发扬光大。
梦幻形式中的潜意识愿望——《牡丹亭》之“”的精神分析研究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潜意识  牡丹亭  杜丽娘  梦幻性  戏剧形式  柳梦梅  爱情故事  戏剧情节  形式表现  愿望满足 
描述:剧。然而,若干年来,《牡丹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的重复上,而对于《牡丹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形式的戏剧和这种形式的戏剧表现
摄动二阶非张性方程混合边值问题
作者:张祥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摄动  混合边值问题  非线性方程 
描述:摄动二阶非张性方程混合边值问题
笔凝浩然气 情深文藻(续)
作者:杨子才  来源:新闻实践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自我贬损  去国怀乡  王安石  恶劣气候  自然景色  永州八记  《秋声赋》  辞藻堆砌  岳阳楼记 
描述:“体约而不芜” “体约”者,短小精悍也。要惜墨如金,行文力求简明。时间就是生命。要珍惜读者的时间和生命,使人家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东西。长而空的文章应该禁绝。使文章短下来,报纸才能办活。尽登长家伙,“地大物不博”,是报纸的自我贬损。把稿子弄短,虽然费时费力,但它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礼说”
作者:杨向奎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管子  庶子  礼俗  卿大夫  左传  自由农民  孟子  中心思想  春秋 
描述:礼在齐”,亦不为过。盖齐鲁实为宗周之两行,鲁有周礼重在礼,而有孔子、孟子以仁与礼为中心思想之儒家;齐有
论孙逢“原情核理审时度势”的治学思想
作者:李之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四书  完美形象  教条主义  五经  王阳明  立德  繁琐哲学  现实世界 
描述: 生当明末清初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孙逢,在立功无望时,不愿随波逐流,草木一生,便自觉地致力于立德与立言,塑造其封建文人的完美形象。然而,真要是做到这点,却不那么容易,首先就得发愤读书,认真学习,是乃关于一
逢“严儒释之辨”思想论评
作者:李之鉴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禅学  道学  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明清之际  宇宙观  指导思想  主导地位 
描述:公允。因为程朱亦是道学,毕竟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它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当心学夺理学而居主导地位之后,又推波助澜,加深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最终导致明政权的崩溃,汉民族的败亡。这个责任陆王岂容推卸?然程朱也不得辞其咎。客观地讲,道学同禅学本来就有不解之缘,这在宇宙观上反映是非常明确的。因而说作为道学的心学派理学派,不管怎么高举孔孟旗帜,但都摆脱不了同禅学的干系。
论陈洪绶、吴彬的诞山水画风
作者:胡光华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画  陈洪绶  人物画  故宫博物院  风格特点  夸张  周亮工  美术馆  黄公望  林木 
描述:明代后期,蓝瑛的山水画即已显现山石古木奇异的形迹。后来经过他的学生陈洪绶的变法,这种古怪异的形迹演变成了一种诞的山水画风格。差不多与他同时,另一名山水画怪才吴彬,专尚抽象古人奇山异水之长,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