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安石 直面现实 改革家
作者:西江月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  中国历史 
描述:唐的四分之一。而且与之对峙的政权全都强横雄壮,堪谓“强敌环伺”。宋太宗赵匡义两次北征大辽,均以大败收场,主动征讨的结果换来对契丹人的屈膝求和。明人章衮在《书临川文集后》中有一段话,精辟地描述当时的状况: “宋之有天下,燕云尽失。契丹已强于北,元昊继起,兵力又夺于西。不能数战,则其势不得不出于求和。转输金缯,每岁不赀。卑礼甘言,惟恐挑祸。汉之文景,国辱而民不困,时则有文景之辱而无文景之利,此盖凛然不可恃以常安之势也。” 与顽固派较力 王安石生活的真、仁、英、神四朝,比起高祖、太宗时期,每况愈下。 真宗之初,便有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贡奉大量银帛。为国防计,北宋养了一支一百多万人的军队,军费开支竟占政府岁人近八成之巨。而这支庞大的军队却毫无战斗力,骑兵不会骑马,水师不习水战。
力舒同胃肠道出血1例
作者:滕美香 安兆玲  来源:潍坊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力舒同  力舒同  胃肠道  胃肠道  出血  出血 
描述:的注意。力舒同胃肠道出血1例@滕美香$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41 @安兆玲$潍坊医学院附属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
角儿中心及其它:吴绳武同志
作者:吴琛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汤显祖  民粹主义  舞台艺术  武同  莎士比亚  《牡丹亭》  置之死地而后生  王实甫  《红楼梦》 
描述:角儿中心及其它──吴绳武同志吴琛来信及《江苏戏剧丛刊》都已收到,谢谢。拜读了大作①,我认为是篇很好的文章。观点鲜明,许多立论,是深切目前戏曲界时弊的。也是我平常对朋友们言谈感慨的,而我只停留在感慨
岩石室内的水压裂研究
作者:颜玉定  来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压裂法  围压  张性破裂  试件  岩石材料  破裂特征  岩石力学  声发射  破裂机制  孔压差 
描述:法与劈裂法所得的岩石抗拉强度基本一致,前者略高.(4)低围压条件下试件裂时的孔压差(孔压减围压)随围压的升高而升高,当围压超过某一值后,它却随围压的升高而降低.(5)岩石水压裂所需的环向正应力
《〈莺莺传〉新解》作者
作者:王起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莺莺  学文  新解  男女平等  现代女性  晏殊词  作者  评价  现代人  来信 
描述:禹学文、吕有宽同志的《<莺莺传>新解》在本刊(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发表后,我们陆续收到了一些来信、来稿。这些信、稿就如何评价《莺莺传》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篇幅所限,现予以摘选刊登。
宋室于倾覆者;王安石新法乎?
作者:杨荣国  来源:中国学术 年份:194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宋室于倾覆者;王安石新法乎?
情景浑融 深蕴理
作者:陶文鹏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晏殊  词人  典雅 
描述:徊。”此词写怀人。上片说他在小园里对酒听歌,忽然想起去年欢宴的情景,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他同情人分手了。如今景象依旧,她却杳然黄鹤,真不知道几时才能回来。这三句由今思昔,将今昔时空与情景叠印表现,无一怀人词语,却渗透着深沉的怀人情意。笔墨洗练,又从容自如。下片借眼前景物写今日的感伤。“无可”两句说:看着春花凋落,春光易逝,深感无可奈何;又见燕子呢喃归来,好像是曾经相识,更教人情怀难堪。这里所写的花与燕,都是词人亲眼所见的真实景物,同时又有隐喻、象征的意味。古人常以花来比女子,“花落”,也就隐喻佳人的杳然无踪或是已然辞世;“燕归”,既补写出去年欢会时有燕子在场,所以说“似曾相识”,同时也反衬出伊人未归所引起的怀念、伤感之情。可见这两句妙在物我交融,情景混一,亦兴亦比,显隐相...
生查子·妻(外一首)
作者:吕克俭  来源:扬子江诗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蟋蟀  芦苇  风声  腊月  黄鹤  吴山  河山 
描述:生查子·妻(外一首)
胸腔穿吸严重并发症二例报告
作者:林凡智  来源:山东医药杂志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严重并发症  胸腔积液  临床症状  胸痛  自发性气胸  复张性肺水肿  胸穿  外科手术  入院前  血胸 
描述: 本科自1980~1989年施行胸腔穿吸治疗自发性气胸23例、胸腔积液72例,共326例次,其中发生血胸和复张性肺水肿各1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21岁,因用力后突发右侧胸痛、气急8小时
情景浑融 深蕴理
作者:梅华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蝶恋花  品论 
描述: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一生著述颇丰,有《珠玉词》行世,其词集的命名取自珠圆玉润之意。珍珠、美玉虽没有黄金、钻石那么璀璨夺目,但它们有其内在的美——美在自然、温润。由词人颇具匠心的命名方式,我们对晏殊词的风格就可略见一斑。接下来笔者结合晏殊的该首《蝶恋花》来分析一下其词内在的魅力。 一、意象纷呈 含蓄蕴藉 这首词在题材上属于传统的相思别离之作,但晏殊在创作手法上却另辟蹊径,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词的开头,便推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意象:“槛菊愁烟兰泣露”。菊与兰皆为秋季开花的植物,故此意象首先表明时节为秋季,为抒发其相思别离之情营造一种凄凉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