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三七之厄”“百六九”与谷永的直谏——《资治通鉴》所涉《
作者:铮甫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通鉴》  两汉  史料  汉儒  《易》  叙事  质朴  例子  突出 
描述:《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一书,叙事简明扼要,引文流畅通达,质朴无饰,一般比较好读。但在两汉以前,因史料所限,在叙事及采用的疏诏典册中,有些内容涉及汉儒特有的思维模式,及其使用概念的特殊内涵,就比较难读了。本文谈及汉成帝时谷永的一篇谏疏,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是辛散而升,还是温经通?——对桂枝功效的探讨
作者:王正公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桂枝汤  作用  温经通  发汗解表  黄宫绣  神农本草经  功效  叶天士  伤寒论  祖国医学 
描述:俱升,也".但是,在较早的本草医籍中,没有说桂枝具有升散之性,相反地说桂枝治冲逆之气.如《神农本草经》论桂枝的功效是"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苏轼《天际乌云帖》卷(即嵩帖)
作者:徐邦达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迹  乌云  董其昌  苏轼  墨迹  文字  乾隆  翁方纲  虞集  居士 
描述: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载此帖本文云: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居士今何在,青眼遥看万里情。此蔡君谟梦中诗也。仆在钱塘,一日,谒陈述古,邀余饮堂前小閤中,壁上小书一绝,君谟真迹也:约绰
林存著《清初三礼学》出版
作者:述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学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明清史研究  《周礼》  学术史  《仪礼》  《礼记》  社会科学文献  社会史 
描述:,《清初三礼学》一书,则侧重从学术史与社会史结合出发,
,三星朗朗振诗风——读诗札记
作者:周笃文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屈原作品  敬亭山  大清一统志  宣城  哀郢  屈子  楚辞  黄鹤 
描述:,三星朗朗振诗风——读诗札记
从罗近溪「一之气」观念看汤显祖的「气」论思想
作者:张美娟  来源:淡江人文社会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之气  气論思想  汤显祖  羅近溪 
描述:从罗近溪「一之气」观念看汤显祖的「气」论思想
王安石集外文《许旌祠记》考析
作者:刘成国  来源:文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外文  考析  版本系统  编排体例  学术价值  刻本  文集 
描述:较严重。以下拟就一篇王安石集外文的真伪进行考证,并阐述其学术价值。
阴伤孤无依 亟予毓阴敛——著名老中医陈道隆运用阴阳学
作者:陈梦月 丁学屏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阴阳学说  名老中医  阴阳对立统一  辨证用药  内经  阴气  难经  先煎  杭白芍  黛蛤散 
描述:胜,诸病生矣.阴阳配合,本不得一毫偏胜于其间也."陈师运用阴阳学说指导辨证用药,如轻车熟驾,辄能得心应手,有左右逢源之妙.尝见其治阳虚生外寒之症,用益火之原取胜;治阴虚生内热之病,以壮水之主奏功
豪《问题逻辑学概论》
作者:孟自黄  来源:吴中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问题逻辑  逻辑学家  传统逻辑  形式逻辑  自然语言  语言逻辑  陈述句  逻辑研究  疑问句  周礼全 
描述:二三十年代以来,在国外,有一些逻辑学家、语言学家以及哲学家认为,形式逻辑本来就与自然语言有紧密的联系,二者不应分离,因此有必要建立
“亡族矣”应是主谓结构
作者:林金保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谓结构  动宾结构  《过秦论》  历代文选  古代散文  王朝  宗族  出版社  确诂  贾谊 
描述:贾谊名篇《过秦论》(上)“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族矣”一句,今人多种注本以为易懂,不作注释;有的理解为动宾结构,译作“亡掉秦国。”《历代文选》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此处注为“亡:灭亡。族:宗族,作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