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45)
报纸(79)
图书(53)
学位论文(29)
图片(3)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05)
宗教集要 (51)
地方文献 (38)
地方风物 (14)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84)
2011(45)
2010(41)
2009(39)
2007(28)
2006(24)
2005(18)
2003(20)
1996(14)
1993(6)
按来源分组
其它(65)
佛教文化(4)
书城杂志(3)
中国宗教(2)
人民教育(1)
华夏文化(1)
少年文艺(南京版)(1)
西湖(1)
世界宗教学刊(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联与句诗
作者:张一民  来源:老友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义连贯  对仗  王安石  集成  史书记载  不相干  工整  对联  楹联  宋代 
描述:联是楹联的一种,是把原本不相干的诗句,摘录下来,集成一副意义连贯、格律严谨、对仗工整的对联。联要求很高,所诗句,非一般人的诗句,必须是古人、名人的诗句。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始于
中秋赏明月 咏诗更美
作者:青青  来源:陕西审计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月  形式多样  北宋  清代诗人  张九龄  晏殊  花院  江南 
描述:的“梨花院落溶溶,柳絮池塘淡淡风。”则是
浪漫密,父母送我最美的礼物
作者:曹冰  来源:婚育与健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肤阴洁  洗液  蜜月旅游  健康  幸福  杀菌  图案  粉色  黄松  礼物 
描述:妈妈,我的防晒霜还没装好呢,快帮我拿过来吧。我心急火燎地收拾着外出度蜜月的行李。乔奇的电话一遍一遍地催促,问我整理好了没有。我突然有些不耐烦起来,说:妈妈,结婚怎么这么多事情呢,一直盼蜜月旅游呢,现在竟然有些烦。
苏轼诗词中的咏艺术
作者:邱红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诗  中秋月  诗词  宋神宗  熙宁  人生  词作  王安石  密州 
描述:提起苏轼的中秋诗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苏轼自请外任,宋神宗熙宁四年
留痕:常州老房子(续)
作者:石花雨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常州  石库门  岁月  民间文化  购物中心  二角五分  王安石  自来水费  沉思默想  名人故居 
描述:"成全巷",真是一个吉利的名字.我少时住局前街,要到小营前则必经此巷. 它的幽深僻静,它那摇曳出墙的芭蕉,至今尤在眼前.良久,便与画景叠在一块了.
“和敬清寂”与“茶一味”
作者:刘毅 窦重山  来源:日本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禅宗  茶道  物我合一  日本曹洞宗  物我两忘  日本传统文化  淡泊无为  禅僧  以和为贵  艺术形式 
描述:“和敬清寂”与“茶一味”辽宁大学窦重山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夺葩。其产生、发展、定型的全过程,处处折射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印痕,并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最能体现茶道思想及审美
默照:静坐守寂
作者:华方田  来源:三联竞争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默照  正觉  自我观照  曹洞宗  文字语言  文字  解脱  语言文字  禅僧  般若 
描述:文字虽然为参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随着它的盛行,其流弊也日益凸显.部分禅僧以记颂公案、评唱为能事,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全然忘记参禅的目的是为了求得身心解脱,而非一味追求文字语言的完美.面对
明末清初“鼓山”的几个基本问题
作者:马海燕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学  禅学  曹洞宗  鼓山  元贤  道霈 
描述:社会关怀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指出"鼓山"在中国佛教史特别是禅宗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鼓山"的历史地位以及佛学价值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探讨。
山散考
作者:陈友冰 钱德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含山县  相对高度  中学  十三年  华山  阳山  马山  至和元年 
描述:近几年来,外地不断来信询问褒山的有关情况,为了搞清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最近,我们伙同含山县教育局、褒山中学的几位同志到褒山作了一些考查,现将考查的情况整理成这篇“散考”,以飨询者并就正于高明。
王安石的诗与钟山诗
作者:陈磊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钟山  晚年  佛理  主导地位  叶梦得  诗歌风格  诗话  创作 
描述:熙宁九年(1076)七月,王安石罢相以后知江宁府,后寓居金陵钟山,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岁月。他的政治生涯似乎是以新法推行的失败而告终了,然而就其思想和创作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蜕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