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赏析
-
作者:李雄安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绿肥 影响深远 婉约词 词学理论 海棠 婉约派 语言艺术 代表作 语言美
-
描述:在宋代词坛灿烂的群星中,李清照以压倒须眉的光焰照亮了文学史册,被尊为婉约词派的宗主。其词艺造诣极深,使婉约派发展到最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她倡导词别是一家,要求作词思想雅正,语言清新奇俊。《如梦令》咏海棠,就是她实践自己的词学理论的代表作。
-
知否知否,应是民肥官瘦
-
作者:徐迅雷 来源:记者观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治政府 美国联邦政府 地方政府 依法治国 管理工作 政府法治 精官简政 公务人员 公务员 企事业单位
-
描述:知否知否,应是民肥官瘦
-
知否 知否 应是民肥官瘦
-
作者:徐迅雷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员 小政府大社会 政治文明 官本位 市长 廉政 理想 干部 工商 我国古代
-
描述:谁坐在中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一位名叫武克钢的中国商人,最近参加一个政府代表团到德周考察,到了汉堡,市长和商会会长两个人来迎接。等到吃饭时,大家惊讶地发现,商会会长是坐在中间主座的,市长却坐在旁边。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 《风赋》 《风赋》 描绘 描绘 土壤 土壤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蒴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的过程。这句貌似耳熟能详的话,其中的“青颓”二字,在实际使用中却是五花八门,让人奠衷一是。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 "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足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的过程.
-
知否,知否,应是“青蘋之末”!
-
作者:米虹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风赋》 原文
-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
-
知否,知否,应是民肥官瘦?
-
作者:徐迅雷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进入2005年,云南红酒业的董事长武克钢和他倡导的工商文明进入公众视野.武克钢曾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人物袁庚的助手,32岁便成为深圳蛇口工业区常务副区长,曾是中央党校市长班中最年轻的学员;还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学位,目前仍为该校的客座教授.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蜜蜂文化随笔九
-
作者:周贤森 来源:蜜蜂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收到他寄来的这本书和一封信.
-
“闻一知十”应是“问一知十”
-
作者:曹建明 来源:济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汉语 词汇
-
描述:“闻一知十”应是“问一知十”
-
“参政知事”?“参知政事”?
-
作者:林廉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参政 《答司马谏议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政事 《语文读本》 普通高级中学 自读提示 王安石
-
描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三册(2005年5月第1版第2次印刷),选有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文。其“自读提示”有这样一句话:“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