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应麟论刘
作者:王嘉川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史通》 
描述:胡应麟是明代对刘几《史通》进行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虽然他对刘几的评价从总体上持基本否定态度,但他对刘几的具体史学观点的批判,往往能切中要点,发论有据,深得后世学者的普遍赞同,对史学的发展
探寻少为人的西湖细节
作者:林之 张琪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湖  冷泉  李叔同  灵隐寺  故事  十三年  白居易  印章  牡丹亭  细节 
描述:三生之约,把友情讲述得固执又生生不息。他们寻寻觅觅地找到这块粗黑的石头。印·印藏印藏,西泠印社里一处被人忽略的细节。西泠印社,中国最著名的金石团体。以精致园林、名士风采著称。园里有一条上山的石径,名鸿雪径,花草簇拥,甚是幽静。石径一边是靠山的石壁,在这块石壁上,有一小方石,约30厘
赏心乐事《牡丹亭》:浅谈“”在审美活动中的影响
作者:梁晓莹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  戏曲美学  戏曲美学 
描述:《牡丹亭》四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经典剧目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的发现,而在于探究昆曲以及传统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微妙联系,进而窥探整个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情结,并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存寻找合理的依据和方式,以期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古典与现代的对接、民族审美精神的传承。
陸象山識學研究
作者:莊慶信  来源:哲學論集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陸象山識學研究
曾巩福州的政绩和文学创作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太常寺  北宋  文学创作  明州  州府  熙宁  仕宦  京师  荔枝 
描述:曾巩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五十九岁时由洪州移福州军州事,元丰元年(1078)六十岁召判太常寺,未至京师而改明州。在福州时间虽短,而政绩卓然。 曾巩福州后,首先仍以廉洁奉公作为仕宦的准则
谈司马光出永兴军
作者:宋衍申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资治通鉴  御史台  熙宁  都总管  安抚使  神宗  翰林学士  陕西 
描述:平军,即包括今陕西
否,应是“民肥官瘦”
作者:陈鲁民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标准  孔繁森  干部与群众  人民疾苦  唐玄宗  共产党人  周恩来总理  劳动致富  党的事业  张鸣歧 
描述:政之外还有一个勤政良政的问题,但官“肥”的地方,必定会“民瘦”。你想,如果官员们终日沉溺于灯红酒绿,绞尽脑汁往自己的腰包里捞钱,哪还有心思去“造福一方”,带领属下劳动致富。况且,不仅“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就是天天吃喝搜刮的也都是民众血汗,官要先“肥”,百姓岂能不“瘦”?
王安石的半山园和妄室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声誉大振  政治才能  北宋政治  欧阳修  官僚地主  宋神宗  保守派  司马光  进步作用 
描述:”。但是他的变法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他于熙宁七年只好辞退,次年又被起用。熙宁九年再辞退。 王安石隐退后居于离江宁城七里的钟山脚下,所以名其居所为“半山园”,并自号“半山”。他还为其书斋取了名字叫“妄室
黄鹤复返 白云不空悠
作者:王介坪  来源:航空知识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黄鹤复返 白云不空悠
黄鹤和他的陶行学校
作者:冯玥  来源:21世纪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陶行学校  教育理念  教育模式  民办学校  教育评价体系 
描述:族学校的教育模式。黄鹤认为,在目前以高考为惟一衡量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这些孩子可能竞争不过城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