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与新药研究
-
作者:李宏伟 来源:中国医药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中医药疗法 王烈
-
描述: 我师王烈对小儿哮喘的证治有独到的经验。现将其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和新药研究整理如下。 小儿哮喘证治经验探析 哮喘一证从古至今论述颇多,治疗亦大同小异,无外乎发作时辨寒热虚实,治以降气止喘为主,缓解时
-
王烈治疗小儿戾颈经验拾零
-
作者:王霖 来源:山西中医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戾颈 老中医经验
-
描述:1994年随导师王烈教授临床诊疗中,曾遇3例戾颈(痉挛性斜颈)患儿,辨证运用活血、调气、祛风、舒筋法治疗,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例1:潘某某,男,9岁,1994年3月8日初诊。患儿头颈左歪2小时就诊
-
王烈治疗小儿迁延性肾炎的经验
-
作者:孙丽平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老中医经验 小儿疾病 迁延性肾炎 中医药疗法
-
描述:王烈治疗小儿迁延性肾炎的经验长春中医学院93级研究生(130021)孙丽平【关键词】王烈,老中医经验,小儿疾病,迁延性肾炎,中医药疗法迁延性肾炎,是指急性肾炎迁延未愈,病程超过1年而无肾功能受损
-
王烈标本兼顾治疗小儿肾病的经验
-
作者:安笑然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标本兼顾 肾病综合征 水肿 治疗原则 扶正 王烈 证治研究 益母草 小儿肾病 尿蛋白
-
描述:笔者导师王烈教授指导肾病(肾病综合征)证治研究,以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王老认为,肾病的主证是水肿,因此,常规多用攻邪利水,肿消而后扶正。岂不知本病具有病程长,且易反复,每因外感而复发等特点。究结
-
王烈从哮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230例
-
作者:安笑然 王文革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哮证 过敏性咳嗽 证治探讨 中医经验
-
描述:过敏性咳嗽是指具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的小儿,持续咳嗽超过1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者。1983年以来,王烈教授应用治哮之法,辨证论治230例小儿过敏性咳嗽,并进行了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吴炳煌教授针灸治疗面瘫的经验
-
作者:黄冬娥 吴强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针灸 面瘫 吴炳煌 经验
-
描述:选穴重视面神经的解剖结构腧穴的选择与配方是针刺治疗面瘫的基础工作,吴老师在临床实践中师古而不泥古,遵先贤遗训而又多有创新。他认为面神经干及其分支的结构分布与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经典穴位和经外奇穴存在着对应的解剖学关系,因此在诊治周围性面瘫时,除了进行系统辨证论治外,尚应在患侧面局部充分依据和利用面神经的解剖结构与分布特点,分析患侧面肌功能障碍的具体方位,进行经穴的优化组合,以确定相应的治疗处方。吴老师认为面神经干及其分支与穴位间的具体关系为:翳风、牵正与面神经主干关系密切;瞳子髎、太阳、三阴三阳、丝竹空与颞支、额支相关;颧髎、迎香、口禾髎、太阳、瞳子髎与颧支相关;地仓、燕口、散笑、口禾髎与颊支相关;颊车、夹承浆、承浆与下颌缘支和颈支相关。由于面神经运动纤维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面神经麻痹后,多因表情肌不能运动而就诊。吴...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便秘举隅
-
作者:李宏伟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便秘 中医治疗 验案
-
描述:王烈教授治疗小儿便秘举隅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李宏伟【关键词】小儿便秘,中医治疗,验案小儿便秘是指小儿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坚硬,排出困难.为儿科临床常见之症候。笔者随导师王烈教授临症
-
王烈教授小儿哮喘系列方药应用摭拾
-
作者:孙丽平 冯晓纯 王烈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儿哮喘 系列方药 王烈经验
-
描述: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结合小儿哮喘的发病实际,研制的小儿治哮灵、小儿哮咳喘、小儿肺热 平及小儿治哮膏等,用于小儿哮喘的各型治疗,经过实验和临床实践,均取得较好效果。
-
王烈教授防治小儿哮喘病创新性理论体系研究
-
作者:孙丽平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烈 中医学家 哮喘/诊断 儿科病证 理论研究 儿童
-
描述:分析王烈教授关于小儿哮喘三种创新性理论的产生背景、具体内容与中医理论基础。通过临床资料探讨其在预防哮喘病发病、减少复发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指出上述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一步阐释
-
刘韵远老师对小儿舌面红点的观察经验
-
作者:刘玉英 来源:北京中医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验总结 恢复期 实践证明 临床实践 内伤疾病 舌面 观察方法 性疾病 小儿 老师
-
描述:宜选择光线充足之处,不宜在暗室或灯光不足的地方进行。最好在饭前进行观察。先令舌体放松,不要用力,使其自然慢慢伸出,与唇相齐或稍突出为度。伸出时间不宜过久,以免促使颜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