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10)
报纸(868)
图书(179)
学位论文(168)
会议论文(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435)
地方文献 (100)
地方风物 (8)
非遗保护 (7)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2)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3(445)
2011(540)
2009(473)
2008(406)
2000(147)
1996(221)
1994(210)
1987(139)
1986(167)
1979(37)
按来源分组
语文知识(36)
小学教学研究(13)
佛教文化(7)
青海社会科学(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5)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3)
编辑参考(2)
中华书局(2)
中国医疗保险(2)
课外阅读·中旬刊(1)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描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对联漫话》质疑
作者:陈键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则徐  对联  王安石  处士  杭州西湖  非指  黑龙江  编著  李清照  贾似道 
描述::“林处士,即林则徐;宋平章,指王安石。”这里的“林处士”并非指清代名臣林则徐,而是指宋代诗人林和靖。林和靖,名逋,宇君复,杭州人。他一生不娶不仕,长期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春风”“白日”质疑
作者:王振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资治通鉴  瓜州  熙宁  泊船  宋神宗  汴京  政治背景  江宁  黄河 
描述:王安石写作此诗的背景”时,却把背景搞错了。由于背景错了,对诗人的“心情,以及感情起伏的跳荡”的把握也不准确。舒文认为王安石写作此诗的背景,是“诗人罢相归隐途中,路过瓜州”时写的。王安石第一次罢相
王安石的“不足”
作者:暂无 来源:成语典故注释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安石的“不足”
《孤鹜已远》连载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与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  连载 
描述:) 苏轼初入北宋官场时,被朝廷任命为陕西凤翔府签判。
太多的遗憾──对“舍身求法”的注释的质疑
作者:蔡日新  来源:法音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谭嗣同  中国的脊梁  王安石  国民党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文化  《拿来主义》  文化交流  金陵刻经处 
描述:太多的遗憾──对“舍身求法”的注释的质疑
“乞之”还是”丐之”——《伤仲永》质疑
作者:何登峰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王安石  语文版  竟然 
描述:笔者近日偶读语文版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发现平素熟知的"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句中的"乞之"竟然被改为"丐之"。这使笔者大惑不解。究竟是"乞之"还是"丐之"?
抑商质疑--兼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作者:陈长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豪强地主  中国古代  赋税制  桑弘羊  抑商  官营商业  《商君书》  王安石  《管子》  财政收入 
描述:抑商质疑──兼论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陈长华抑商一直是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是,自秦朝大一统以后,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大部重商。搞商业官营,与其说是抑商,倒不如说是重商,其他重商的例子
对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先秦或两汉之说的质疑
作者:江向东  来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邸报  官方文书  史学界  王安石  学术界  诸侯  御史  汉武帝  进奏院 
描述:书.本文仅就报学界提出的我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先秦或两汉之说,提出质疑.
王安石的“舍法”
作者:罗传奇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舍法  王安石变法  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太学生  科举考试  兴办学校  范仲淹  教育事业  学校制度 
描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