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定科举法士各占一经春秋独不与论
-
作者:袁树滋 来源:学生文艺汇编 年份:192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定科举法士各占一经春秋独不与论
-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赏析
-
作者:厚艳芬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思妇 西风 燕子 丈夫 长路 景物 赏析 作者 相思
-
描述: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关于这首词的题旨,有主离人念远的,有主
-
秋草独寻人去后:绝句之旅
-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华散文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谊故居 汉文帝 刘长卿 长沙 李商隐 绝句 司马迁 滕王阁序 王安石 唐诗三百首
-
描述: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也使年幼的我凄然久之也心向往之:我何时也能在长沙的巷尾街头,去寻觅西汉贾谊的故宅,敲响他门上的铜环,听回声从两千年前隐隐传来?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赏析
-
作者:暂无 来源:大阅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赏析
-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晏殊《蝶恋花》赏析
-
作者:朱南 来源: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恋花》 《蝶恋花》 赏析 赏析 晏殊 晏殊 离别之情 离别之情 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 思妇 思妇
-
描述:这首词描写的是思妇无眠和望远怀人,反映了词中女主人公的相思离别之情。时间是由夜到晓,地点是由室内、室外而到楼上。写法上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取倒插和逆挽的手法。
-
独上高楼:“民国·乐史”的现代性及前世今生
-
作者:李岩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国·乐史 结构 解构 现代性 《春花秋月何时了》 语境
-
描述:”与“政治标准”两层次,并始终贯穿“结构”与“解构”意念;对音乐历史研究、甚至一切关及音乐的“学术”不以音乐作品为中心的现状,作者也提出了批评。
-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应试写作的主体定位问题和文本互释
-
作者:许锡强 来源: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体定位 高考作文 “自然人” 文本 钱钟书 “文化人” 王安石 他人话语 《赤兔之死》 梁启超
-
描述:每次批阅高考模拟作文或高考作文,常有文章使阅卷老师摇头叹息:我又读了一篇小学生作文!自从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来,许多考生更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生活琐事铺叙成为一篇记叙文章,尽管文章可能没有偏题,但却体现不出他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学生!)素养,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分数.
-
独标清奇深寄慨,尽去绮罗拓新风——王安石词读后
-
作者:周维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词 清奇 拓新 读后 吕惠卿 变法派 苏轼 居时 杏花 宋词
-
描述:《蕙风词话》中更进一步谈到了苏派词人:“有宋熙丰间,词学称极盛。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
-
大历诗坛上一支独异的花朵——论韦应物诗歌的艺术特征
-
作者:沈文凡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韦应物 艺术特征 大历诗坛 诗歌意境 胡应麟 意象 感悟式 表现手法 概括 沈德潜
-
描述:悟式的评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并从而论析之.
-
"小园香径独徘徊"——论晏殊词作中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
-
作者:孟楠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富贵气 惆怅
-
描述:宋代文人士大夫晏殊的词作中总是隐隐透露着一种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针对其主观情绪的外化,本文意在结合创作主体的境遇,试图从创作心理到创作行为的演变中,探讨晏殊词作中遵循的富贵气下的惆怅之情.既而从个体溯源,寻求宋代士大夫文人的审美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