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震撼心灵的爱情:《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艰难爱情
作者:赵彦杰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比较  比较 
描述:《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和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重要的爱情剧作。这两部作品都以反封建为主题,但是在悲剧情节、人物塑造和结局安排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徐东模式”初探
作者:喻建设  来源:政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村级经济发展  长江  武汉市  主要内容  黄鹤  村委会  房地产  经济实力  经济迅速发展  武汉长江二桥 
描述:近几年来,在长江之畔,白云黄鹤的故乡,出现了一个以村企分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经济发展模式——“徐东模式”,其名声不小。最近,我们走访了徐东村。 “徐东模式”产生的过程及其内涵 “徐东模式”的发源地徐东
走出经学模式
作者:李申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汉代经学  《周易》  西学中  王安石  经学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春秋》  《盛世危言》 
描述:世纪之交的今天,怀旧与求新是处于这一时代的人们无法摆脱的情结。正如走出经学模式是创造中华新文化的前提一样,这个时代的真正精神应是创新。
3G也应是运营模式
作者:项立刚  来源:通信世界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运营模式 
描述:3G也应是运营模式
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模式
作者:陈剩勇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家  司马光  学术性  伦理性  衡评  《通鉴》  王安石  现实政治  历史现象 
描述:不是从社会的发展、运行和演化中进行历史主义的考察,而是满足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伦理价值判断,满足于对历史现象的褒贬惩劝,这类衡评应归入伦理道德的价值体系中,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这一衡评模式体现了儒教
周礼与《国风》中的爱情诗
作者:侯爱华 袁义方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国风  爱情 
描述:;风诗中的爱情悲剧,大都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阻挠;弃妇诗,则是当时男尊女卑的集中反映。
试议汤显祖《牡丹亭》人权思想的表现:杜丽娘形象凸显的人权思想
作者:肖澍娟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权  权利  爱情  《牡丹亭》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所创作的《牡丹亭》是一部极为有价值的作品,它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值得人们所关注的是作品之中透露出来的一股思想——人权思想,尤其是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强烈的体现了这一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西厢记》、《牡丹亭》爱情描写之比较
作者:梁素芳  来源:河南农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描写  爱情描写 
描述:崔莺莺和杜丽娘分别是我国古典戏剧"双璧"——《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二人虽然都具有为追求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大胆叛逆的精神,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二人的爱情经历、过程以及由此表现出来
《牡丹亭》与《红楼梦》爱情观之比较
作者:陈彩华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红楼梦》  《红楼梦》  爱情观  爱情观 
描述:戏曲<牡丹亭>和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情爱作品,文章主要对作品主题和内容体现的爱情现及杜丽娘与柳梦梅、林黛玉与贾宝玉体现的爱情理想略作分析.
《牡丹亭》的爱情哲学解读
作者:刘丽萍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爱情哲学  爱情哲学  愿望表达  愿望表达 
描述:之所以对其爱情哲学进行如此描写,主要是想表达其在现实中勇于冲破封建束缚的愿望,但事实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具有不可忽略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