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赟锡地券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陈晓艳  来源:长江文化论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地买卖  马鞍山地区  土地契约  问题研究  土地私有制  买卖契约  两汉时期  社会经济状况  马头山  六朝 
描述:买地券是我国自汉代以来随同死者埋葬在墓中,并反映死者对墓地购买和私人占有权属观念的一种明器。考古资料表明,买地券在东汉以来的古墓中屡有发现,南起广东,北至山西,西至新疆,东抵海滨,均有出土。质地有玉、铅、砖、石、铁、瓦、木、纸、锡、诸种。到
称舜的传奇《娇红记》
作者:张传良  来源:戏剧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称舜  王娇娘  《娇红记》  爱情悲剧  《牡丹亭》  封建婚姻  现实主义  《西厢记》  恋爱观  汤显祖 
描述:称舜的传奇《娇红记》
称舜“传情”理论及其戏曲创作
作者:彭茵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称舜  《娇红记》  汤显祖  王娇娘  《牡丹亭》  戏曲理论  戏曲创作  《西厢记》  汤沈之争  女主人公 
描述:称舜(约1600—1661年以后),字子若、子适,号卧云子、花屿仙史,浙江会稽人,是明天启、崇祯年间重要的戏曲作家和戏曲理论家。今存其杂剧五种:《桃花人面》(又名《桃源三访》)、《花前一笑
汤显祖与称舜对情的倾诉比较
作者:陈海敏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与称舜  戏曲作品和戏曲理论  对情的倾诉  差异 
描述:汤显祖和称舜的戏曲作品和戏曲理论都以重情著称,两人都热衷于对情的倾诉,但两者的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差异,本文从创作手法、情的内涵、情与理关系等方面对之进行比较分析。
论王安石与苏轼学思想之差异
作者:胡金旺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学思想  性善论  权变思想 
描述:学思想中的辨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觏非思想探析
作者:陆畅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尊孔抑  王霸之辨  人性论 
描述:孟子思想的宋代复兴也伴随着批评的声音。李觏是宋代非思潮的先驱,他从历史观念、孔孟关系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批评孟子,对宋代孟子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珠海平棠下环遗址发掘简报
作者:古运泉 邓宏文  来源:文物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遗址  下环  新石器时代晚期  发掘简报  文化层  海湾  珠海市  出土  马头山  口径 
描述:带避风性能良好,地理位置优越。棠下环遗址于1992年发现,在地面采集到大量夹砂陶片、青釉瓷片等遗物。由于取,使部分遗址遭破坏。据探查,遗址沿马尾东南坡以东北至西南向呈条带状分布,总面积逾
黄松选择增益结构模式初步研究
作者:周东雄 李兆丰  来源: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  遗传增益  结构模式  联合选择 
描述:采用黄松天然林自由授粉家系7年生树干材积的材料,分析了联合选择遗传增益结构模式。结果表明:亚群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亚群体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联合选择增益结构模式为亚群体间72.44%、亚群体内家系
东方戏剧史上的双璧——《恭达罗》与《牡丹亭》
作者:陈玉辉  来源:国外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东方戏剧  杜丽娘  女主人公  剧作家  恭达罗  柳梦梅  爱情  戏剧史  代表作 
描述:恭达罗》与《牡丹亭》可以称得上是东方戏剧史上的双璧。前者产生于公元四至六世纪之间,乃古印度最伟大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的代表作。它不仅是印度诗神王冠上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杰作
宝安井话入声舒化现象
作者:陈晓锦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宝安井话入声舒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