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明的心学与美学合论
-
作者:安民 来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美学思想 心学 中国传统美学 陈白沙 心理学 心理美学 陆九渊 《传习录》 人格美
-
描述:;接受孟子及禅学的影响;大兴于宋、明;以宋·陆象山、明·王阳明为其代表。王阳明‘心学’的特色是以心为宇宙的本体,以心为一身之主宰:“众理众德皆摄归于心;做人、立身、处事的工夫,当求诸心。”所以他说
-
心学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
-
作者:戢斗勇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调主 儒学 修养方法 孟子 善性 王阳明 圣人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
描述:义”之说,其得失值得一辨。这一纯哲学的定义,引进了研究西方哲学的分析方法,开辟了揭示哲学体系中本体论的性质之途径,价值不可低估。但用“主观唯心主义”概括心学的性质,仍不够准确和全面。因为,有的公认
-
陆九渊与南宋心学
-
作者:李振纲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圣人 曾点 自作主宰 象山先生 圣贤 岁时 宇宙 朱嘉
-
描述:好学深思,不苟言笑的个性。据《象山先生行状》记载,陆九渊三、四岁时,就曾问他父亲一个十分深奥的问题:“天地何所穷际?”父亲笑而不答。遂至废寝忘食,父亲呵斥,遂姑置之而心中常在琢磨。五岁入塾读书,聪颖好学,悟性极好,七、八岁时即得乡誉。一次,“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
-
“理学”、“心学”及“鹅湖之会”
-
作者:李海军 来源:考试(高考 文科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心学 鹅湖 格物致知 认识论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观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知行合一
-
描述:晋南北朝是我国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如羯族建立后赵、鲜卑族建立北魏等。
-
鹅湖之会:心学与理学分野
-
作者:解光宇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鹅湖之会 吕祖谦 《宋元学案》 心学 格物穷理 道问学 心即理 尊德性 发明本心
-
描述:然的调和人。鹅湖之会的准确时间应是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6月5日。
-
宋代理学与心学分歧探源
-
作者:来可泓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心学 朱熹 陆九渊 程颢 程颐
-
描述:由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奠基的宋代理学,发展到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两大派系,两派尖锐对立,严重分歧。正本清源,两派的分歧实源于程颢、程颐的洛学对理
-
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洲心学的区别
-
作者:蔡方鹿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心论 陆九渊 心学 区别
-
描述:朱熹哲学之心论及其与陆九洲心学的区别
-
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
作者:吴兆军 杨国祥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老子 心学 道 自然
-
描述:象山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自然”作为参照,二者的哲学本质、形态、属性、功能和旨趣都迥然有异,总体而言,象山心学以儒家思想为宗,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老子思想为道家
-
陆王心学与晚明文学:[陆九渊、王阳明]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中国 文学评论 明代
-
描述:陆王心学与晚明文学:[陆九渊、王阳明]
-
易简工夫终久大——《周易》与陆九渊的心学
-
作者:石明庆 马斗成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周易 易简
-
描述:陆九渊以心解《易》,以此为其心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展开寻找到经典根据。其心学的本体论、工夫论和境界论与其对《周易》天地人三才一体的理论、三陈九卦之序、《艮》卦"艮背行庭"之旨、太极本体的解释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