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拳考略
-
作者:周伟良 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拳 考略 北方地区 史学界 传统武术 活动方式 拳种 《习武序》 农民运动 杨炳
-
描述:梅花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一个著名拳种,也是清代北方地区甚有影响的民间拳会组织。近年史学界发现了几种有关梅花拳的重要材料,本文以这批材料为重点,对梅花拳的形成时间、发展脉络及有关活动方式进行了考查
-
萧友梅与澳门
-
作者:廖辅叔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萧友梅 孙中山 澳门 康有为 汤显祖 《牡丹亭》 陈寅恪 戊戌变法 岭南大学 音乐学校
-
描述:过一出戏,叙述柳梦梅上京考试,路过澳门,晋见钦差苗舜宾,得他...
-
东大有个梅庵
-
作者:纪晓群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李瑞清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师范学堂 六朝松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少年中国学会 恽代英 砖混结构 社会科学研究
-
描述:东大有个梅庵
-
蜡梅浅谈
-
作者:杨宝霖 来源:广东园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蜡梅 黄庭坚 北宋中叶 野生种 王安石 梅花 范成大 南北宋 移植 京城
-
描述: 北宋以前,我国花圃里找不到蜡梅的踪迹。北宋中叶,人们才把野生种移植于花园。神宗年间(1068——1085),渐入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时名之曰“黄梅花”。蜡梅以它特有的色香,深得诗人的青睐
-
探梅记趣
-
作者:陈关仁 来源:长寿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大学 梅花 赏梅 文学研究会 苏州市 普通百姓 健康状况 王安石 陈与义 宋代诗人
-
描述:,相约探梅、赏梅成一乐事,千百年来盛而不衰。 赏梅胜地,在江南有苏州市太湖滨的
-
梅心的世界
-
作者:徐琳 来源: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寒冷 王安石 世界 季节 心性 遮蔽 困惑 失落 童音
-
描述:乎感觉不到寒冷,尽情地与雪花为伴。是啊,她们是如此的相像,晶莹剔透,纯洁无暇。梅花正是属于这个寂寞寒冷的季节。突然想起王安石
-
王英梅专栏
-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文摘·养生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了的地方到一个别人生活厌倦了的地方”。工作累,娱乐也累,弄得自己身心俱疲。 我们从二十多岁开始工作,六十岁左右退休,人生最年轻力壮的时间是跟工作在一起;同时我们每天又把精力最旺盛的八小时时间拿给工作。也就是说,人生最美好的时间都是跟工作在一起的。如果人不能享受工作状态,而是觉得痛苦和厌倦,这样的自我纠结就会产生压抑感和负面情绪。长期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健康,因此不是拼搏和奋斗本身影响了健康,而是面对工作产生的不良情绪影响了我们的健康。假如我们能够享受工作和奋斗本身,适当的压力会调动肌体的积极性,这样的人反而是健康快乐的。 人们常常人为地将成功与快乐矛盾对立,是因为人们常常在奋斗和拼搏前,便已假定: “付出汗水”是不快乐的,于是陷入无可自拔的痛苦误区。快乐和工作并非水火不容,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追求本身就是最大的快乐。 一家报纸做过一项有奖征答,题目是: “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获奖的答案是: “正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的人是最快乐的!”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可是生活的现状是:大部分人工作的目的是养家糊口,很少有人的工作是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怎么调节自己的心境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发现在人际关系上会有“晕轮效应”,即人们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说明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类比到工作也是如此,都说距离产生美,工作上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其实,再有趣的事情,一旦变成任务,天天做,时时做,也会枯燥,事实上还有很多人难以确定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什么。因此,工作的有趣与否,不在于工作本身是否有趣,而在于你有没有热情勤奋地去做你的工作。再枯燥无味的工作,努力去做,也会变得有趣。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时时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用更多的事物来激发自己的潜能,参与更多的活动来提升生命的乐趣,在不同的方式中动态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么,我们的工作就鲜活起来,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而灵动。 成功和健康亦如此。从这一刻开始,让我们静心享受和拥有生命的每一个当下!
-
浅谈《西厢记》与《牡丹亭》语言的“自然”与“人工”
-
作者:田燚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浅谈《西厢记》与《牡丹亭》语言的“自然”与“人工”
-
自然、雕琢与锤炼:古代文论学习札记
-
作者:江午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文 论学习 王安石 《与兄平原书》 “自然” 刘熙载 自然美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审美趣味
-
描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绩满眼。’”可见当时之审美趣味。其后,历代许多文论家都标举自然美。如南朝梁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慨叹当时文坛“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唐司空图在其
-
晚明创作论中的自然情性论
-
作者:韩泉欣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宏道 创作论 汤显祖 主体意识 情性 文学解放 文学创作 审美体验 王阳明 创作思想
-
描述:迥然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