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烛影摇红照生——赵生花鸟画解味
作者:择沫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灯花  姓氏名字  李商隐  晏几道  中国花鸟画  生存状态  五十年  国际文化交流  艺术创造 
描述:观的心态、奇特的想象、吉祥的寓意、灵魂的寄托,把灯花之喜幻化为花之形,使此画成为自己姓氏名字的双关和生涯艺涯的写照。
不在边在柳边:浅析《牡丹亭》中的、柳意象
作者:雷灵丹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意象  意象  柳意象  柳意象 
描述: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艺术范畴,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其中以、柳意象较为突出.本文在对文本中、柳意象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论述这两者与剧中人物塑造的关系
柳梦:一贫无赖
作者:许冬林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  无赖  《牡丹亭》  儒雅 
描述:昆曲舞台上,柳梦的扮相实在是俊逸儒雅,女人爱,男人也爱。但是,翻开一本薄薄泛着稻草黄的《牡丹亭》,总要惊讶,其实人家,不过就是一果农,兼以读书,常耍无赖。
石小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郭汉城 谭志湘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梦  昆曲  少年  江苏省  牡丹亭  表演  探索  生活化  母亲  演员 
描述:谏君,将儿子送到好友齐大夫鲍牧家寄养,以保伍氏一脉宗(?)。石小在此折戏中饰演伍子。她扮演的伍子稚气可鞠,而又蕴含着一股
王奉在台化险为夷
作者:一丁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观众  台湾  未臻完美  学生示范  大家风范  著名人士  水土不服  新闻媒体  庆功会 
描述:王奉在台化险为夷一丁1993年12月下旬,应台湾国际新象文教基金会之邀,浙江昆剧团王奉和著名巾生汪世瑜、武生林为林等一行55人赴台北演出。六天中演出近30出折子戏和一出大戏《牡丹亭》。作为浙江
论欧诗派(下)
作者:李德身  来源: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尧臣  《后村先生大全集》  江西诗派  刘克庄  黄庭坚  宋诗派  宋诗钞  西昆体 
描述:也有差异(欧多与上层官场人物打交道,喜扬人之善,“工于叙富贵”;则注意底层社会
尧臣与宋诗风
作者:周明辰  来源: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尧臣  欧阳修  诗风  现实主义  嘉祐元年  西昆体  田家语  晚唐体  王安石  韦应物 
描述:惟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濮之哇淫稍熄,风雅之气脉复续。”这些评论,并未失实。
与邓友谈老舍
作者:傅光明  来源:纵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邓友  老舍先生  作家  丁玲  《正红旗下》  《茶馆》  文联  刘绍棠  作品  政治热情 
描述: “老舍是相当平民化的” 傅光明(以下简称傅):您能否谈谈您与老舍先生是如何认识的?他最初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邓友(以下简称邓):我和老舍先生认识是1950年的十一二月份,大概我是他从美国回来
武林奇枝花拳
作者:史朋信  来源:乡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拳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强身健体  国家级  武林  名录  马庄  平乡  杨炳  习练 
描述:同时我省也确定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三大类共一百三十项。现将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部分介绍,以飨读者。
谈月色的画生涯
作者:徐鬯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院落  顺德  广东  南京  更名  珠江  老人  梨花  晏殊  书斋 
描述:谈月色(1891.12.19-1976.8.5),原名古溶,改名溶溶,取晏殊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意,又依温飞卿句:“惟向旧山留月色”,更名月色,号谈十,晚号珠江老人。书斋名曰:梨花院落、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