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明禅学三系及其特质
-
作者:戴继诚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宿系 临济宗 曹洞宗 净土信仰
-
描述:晚明禅学三系是佛教复兴的重要内容。由于传承不同与对净土信仰的理解有异,三系宗师的行事风格与思想宗旨存在明显分歧。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既可洞悉晚明禅学的特质与风范,又可管窥佛教的发展走势。
-
商业精神:晚明文化活的灵魂
-
作者:王恺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审美心理 商业精神 商业社会 日常生活 审美趣味 文化市场 文化圈 戏曲 汤显祖 商业意识
-
描述:本文围绕商业精神对文化的渗透、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晚明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特点、文人审美趣味的商业心理折射,以及士子矛盾心态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试图对晚明这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阶段有一个较为
-
晚明审美思潮和散文美学
-
作者:吴文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美 审美范畴 袁宏道 “趣” 晚明散文 美学 “真” “性灵说” 唐宋散文 汤显祖
-
描述:明代中叶以后至晚明,和社会结构同步变迁的是,人的心理和审美心理结构。共同的审美心理和意识的汇合,遂形成为特殊的群体意识——审美思潮。晚明的审美思潮的有机表现方式存在于理论和作品中间。诚然,小说、戏曲
-
从《牡丹亭》看晚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牡丹亭》赏析
-
作者:晏斌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女性 晚明女性 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 觉醒 觉醒
-
描述:由于互动教学重在双向交流,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改变了以往教师在理论教学上全篇讲解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吸取,这无形中增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提高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
晚明吴江叶氏三女之戏曲因缘
-
作者:孟羽中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叶纨纨 叶小纨 叶小鸾 《牡丹亭》 《鸳鸯梦》 《钧天乐》
-
描述:小鸾的追慕和错描。
-
晚明狂禅思潮的治世思想和文学
-
作者:赵伟 刘黎红 来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 狂禅思潮 治世 仁义的心体 《牡丹亭》
-
描述:历来被认为是败坏人心、社会风俗的晚明狂禅派,其思想也是一种经世思想,希望人人都能有一个仁义的心体,用这种仁义的心体治国治世,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挽救社会风气的堕落。这种经世思想也被他们用在文学创作中
-
文艺启蒙的曙光——晚明文艺思潮鸟瞰
-
作者:吴调公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思潮 汤显祖 袁宏道 晚明文学 风俗画 竟陵派 公安派 启蒙时代 文艺思想 人性复苏
-
描述:狂飙突起的历史土壤与时代特色晚明的文艺启蒙曙光是被它那一个空前的历史转折时代所决定的。作为文艺思潮的转折时代,在我国文艺史上本不止一个,而晚明之所以是“空前”,确有其特殊原因在。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
-
从“临川四梦”看晚明戏曲的创作倾向
-
作者:陈怀利 来源: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晚明戏曲 汤显祖 精神世界 杜丽娘 戏曲创作 “四梦” 深层结构 《牡丹亭》 经济思想
-
描述:从“临川四梦”看晚明戏曲的创作倾向
-
王骥德及其影响下的晚明剧论
-
作者:谢柏梁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戏剧形态 晚明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戏剧本体论 潘之恒 冯梦龙 戏曲 传播论
-
描述:当与松
-
先秦礼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
-
作者:姚才刚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周礼的文质论》 人文学科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秩序意识 礼仪规范 中国
-
描述:先秦礼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晚周礼的文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