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宋元刻书事业初探
-
作者:漆身起 王书红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刻书 江西 宋代 欧阳修 藏书家 王安石 刻印 私家藏书 杨万里 书院
-
描述:下了难于数计的古代文献,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江西古代刻书事业的发展.
-
李仲宁刻曾巩墓志
-
作者:甘孺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墓志 士大夫 明清 太史 郡国 姓名 长安 学士 曾巩 石工
-
描述: 王明清《探鏖三录》:“九江碑工李仲宁,刻字甚工,黄太史题其居曰琢玉坊。崇宁初,诏郡国刊元萜党藉姓名,太守呼仲宁使劖之倌?‘小人家旧贫窭,止因开苏内翰、黄学士词翰,遂至饱暖,今日以奸人为名,诚不忍下手。’守义之曰:‘贤哉!士大夫之所不及也!’馈以酒而从其请。”按仲宁不忍镌党藉碑,与长安石工安
-
略论我国书院的教学与刻书
-
作者:刘实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书院 白鹿洞书院 讲学 刻书 学校教育制度 陆九渊 我国古代 紫阳书院 朱熹 司马光
-
描述: 书院是我国自北宋至清末的一种学校教育组织,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较高的学府,但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学校。现在谈论书院,可先附带略述我国宋代以前设置的学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起源于奴隶社会。尔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文化科学的增进,学校体制由萌芽到成长,学校的种类及名称,也在不断变化。据文物及史
-
秋风起 螃蟹上席百味淡
-
作者:于敬 来源:今日科技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螃蟹 秋风 《齐民要术》 魏晋时期 《周礼》 贾思勰 饮酒 食蟹
-
描述: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风一起,菊黄蟹肥,持螯赏菊。吃蟹作为一种风雅的文化享受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之后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关于食蟹的记载,最早见于《周
-
长篇小说应是千棱百面的结晶体
-
作者:毛志成 来源:当代杂志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阳、孟伟哉、李曙光也参加了笔会的活动。笔会期间,作家们认真学习了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内容,就如何增强文学作品的时代感、真实感,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促进新老作家的交流,进一步繁荣长篇小说创作等问题,广泛地交换了意见。现将他们的部分笔谈分两期刊载。下期将发表王蒙、刘宾雁、谌容、苏叔阳、理由、梁晓声、益希单增、张晓东、晓剑、田增翔、董葆存、王玉龙等同志的文章。
-
刘绍喜:从八百元到百亿元
-
作者:零度南方 来源:新智慧(财富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汕头市 广东省 同龄人 海莲 传奇
-
描述:木棚里诞生传奇“宜华”刘绍喜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莲下镇,当时家里穷得叮当响。他跟着父亲干农活,但改革开放后,他看到周围的同龄人或多或少都赚到了钱,刘绍喜的心开始躁动起来。一家人东拼西凑,凑了800元给了刘绍喜。
-
晋城方言百年来入声韵的演变
-
作者:原慧艳 来源:长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晋城方言 入声韵 舒化 舒入两读
-
描述:文章采用历史比较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晋城方言百年来入声韵的演变作了分析,可以看出晋城方言入声韵顺应着入声舒化这一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总趋势。经过百年的演变,有一些入声字读为舒声或舒入两读。但是最终的舒化
-
屠隆与百补延龄丹
-
作者:常敏毅 来源: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屠隆 汤显祖 西门庆 知识分子 张潮 清代 赤水 宁波 王士雄 固本
-
描述:。他大器晚
-
略论宋代的明经科
-
作者:何忠礼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经 进士科 诗赋 诸科 宋代 经义 经术 王安石 改革科举制度 北宋
-
描述:约自西汉武帝始。在两汉历魏晋、南北朝到隋代的七百余年间,明经一直与秀孝齐名,是重要的荐举名目,得举者甚众,成为士人跻身仕途的主要途径之一。
-
制科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
作者:肖宁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科 贤良方正 制举 察举制 科举制 王安石变法 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 公平竞争 《续资治通鉴长编》
-
描述:制科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