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14)
报纸(249)
学位论文(19)
图书(16)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58)
地方文献 (32)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地方风物 (2)
宗教集要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57)
2013(30)
2011(54)
2009(27)
2006(19)
2003(13)
2002(10)
1999(18)
1992(6)
1985(9)
按来源分组
其它(30)
抚州师专学报(9)
青年时报(7)
古典文学知识(6)
宋代文化研究(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连环画报(1)
新财富(1)
鸡西大学学报(1)
中国质量报(1)
吴炳《粲花五种》剧人物试析
作者:车泫定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主体与客体  绿牡丹  爱情  吴炳剧作  汤显祖  主体和客体  生员  敌手  中土人 
描述:吴炳《粲花五种》剧人物试析
私家目录之璧——晁公武《郡读书志》
作者:郭书兰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志  书录解题  后世影响  雕版印刷  北宋时期  经济繁荣  四库全书总目  王安石  编纂体例  世族 
描述:数量的繁富和叙录体例的完备。官修目录前后有十五种之多,私修者有书名可考的在
秦代封泥的重大发现--梦藏秦封泥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晓陆 路东之 庞睿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封泥  汉书  地理志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本纪》  重大发现  睡虎地秦简  百官  少府  《周礼 
描述:从时代上看,这是一批很单纯的秦代封泥遗存,也是迄今为止秦封泥最多最集中的一次发现。梦先生急公好义,在我国考古、文物、博物馆学界老前辈们的关心支持下,在北京市文物局、东方收藏家学会的具体指导下
《未杂言》与《黎子杂释》的思想及艺术特点
作者:王钦华  来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黎近  《未杂言》与《黎子杂释》  思想艺术特点 
描述:明代临川作家黎近创作了《未杂言》与《黎子杂释》两卷笔记体小说。这两部小说产生于明代早期,在思想和艺术上有其鲜明的特点。对于我们研究明代笔记小说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思想艺术
曾季貍《艇诗话》与江西诗学
作者:胡建次  来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季貍  《艇诗话》  江西诗学  承纳  发展 
描述:曾季貍《艇诗话》对江西诗学予以了承纳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论诗重句法;二是论诗重体物状景;三是论诗重悟入。上述三个方面,从不同向度标示出了《艇诗话》与江西诗学的纽结。
袁燮《絮家塾书钞》初探
作者:暂无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直书录解题》  《君爽》  政治思想  陆九渊  馆臣  发明 
描述: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
袁燮《絜家塾书钞》初探
作者:张建民  来源:华夏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与理  家塾  政治思想  心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书录解题  发明本心  相须  形体 
描述: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
《容随笔》对王安石形象的历史书写及其影响
作者:范建文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随笔  王安石形象  书写  影响 
描述:《容随笔》通过对王安石的个人形象、王安石政治及王安石学术的历史书写,形成了自己的王安石历史形象。《容随笔》阐释下的王安石历史镜像,既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也对当时及后世王安石的历史形象
吴炳《粲花五种曲》创作技巧初探
作者:王艺陶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粲花五种曲》  创作技巧 
描述:吴炳是晚明著名的剧作家,他的剧作篇幅不长,结构紧凑。其戏剧技巧一直备受推崇。吴炳的《粲花五种曲》在安排人物的行动时使其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大大减少了赘笔;在场面转换上,充分地运用了明场和暗场,将笔墨
浅谈潘德舆《养一诗话》中的“质实”
作者:吴宗海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质实  《养一诗话》  潘德舆  经世致用之学  道光  精华录  黄爵滋  阳明学  牙慧  汉魏 
描述:,作令不知何年”,未赴。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未入仕途。著有《养一诗文集》二十六卷,《札记》九卷,《诗余》三卷,《诗话》十三卷。他的《养一诗话》,在嘉庆、道光间的诗坛上,不论是诗学观,还是对古人